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通过发行北海币,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货币市场,战胜了敌伪在货币金融上的侵蚀和掠夺,从而稳定了根据地的经济,安定了人民生活,支援了战时财政和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发展,也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的胜利。
北海币发行前的山东金融市场状况
抗战前,国民党政府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发行的钞票作为法定货币(简称法币)代替银元、铜元,各省也都先后发行了地方流通券作为法币的辅币在地方流通。山东国民党政府官僚们为了弥补自身财力的不足,中饱私囊,成立了山东省的地方银行—山东民生银行,发行了民生票。由于法币发行的主要是元以上的大额票,市场上发生了小辅币短缺现象。当时金融呆滞,各种纸币纷纷出笼,连一些县、镇的商会、大小商号都可以出钱贴子,代替货币流通,各种各样的票子,造成了货币市场的极度混乱。
抗战开始后,沈鸿烈继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为了印造钱钞方便,他将印钞机搬进了他的部下—投敌叛国的伪山东中部民团司令陈三坎的驻地,私自印发民生票,大发国难财,造成物价飞涨。1940年秋,日伪又将印民生票的全部器材运到济南,随意印发。在货币上日、伪、顽同流合污,在全省各地发行的各种票券达27种之多,他们用来向群众强购棉花、粮食等物资,不择手段地向群众榨取财物,而群众再用这些票子买他们的东西则买不出来,要求兑换又不允许,实际上成了废纸,使群众遭受了重大损失。日寇占领华北后,成立了伪“联合准备银行”,发行伪“联银券”,妄图以此取代法币,并套取法币作为外汇,到国际市场上购买物资,以达其以战养战的目的。他们先后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设立了伪联银行机构,伪联迅速在沦陷区普及,并侵入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给根据地的建设、军队供给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困难。致使我抗日根据地在货币金融方面处于敌伪顽的包围与多角斗争之中。在此情况下,我抗日根据地曾一度采取坚决保护法币,严禁使用伪币,对敌展开了货币战。
北海币的发行
1938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要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伪币及破坏法币的政策作斗争,允许被隔断区域设立地方银行,发行地方货币,由国家银行办理低利借贷,协助生产事业的发展及商品流通。中共山东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和当时山东货币金融的混乱状态,为稳定金融市场,解决军需民用,决定建立我抗日根据地自己的银行,以整顿货币金融,加强抗战的经济力量。首先在胶东根据地建立起北海银行,发行了北海币。北海银行最初是在胶东特委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支持下,由第三军司令部投资,在蓬莱、黄县(龙口)、掖县(莱州)三县联合招股创立起来的。因三县北面濒临渤海,又将三县联合政府定名为胶东北海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海银行”恰巧与此合意,便正式定名为“北海银行”,发行的钱币称为“北海币”。
印制北海币是一种艰苦细致的工作。当时筹办银行,革命队伍中既缺金融专家,又缺精通业务的骨干。1938年秋,首先在掖县发行了一角、二角、伍角、壹元四种票面的北海币。1939年春,因刘黑七及日伪军进犯,北海银行即行停止。1939年8月,北海银行又重新开张。1940年秋,胶东北海银行改称山东北海银行胶东分行。1941年后,随着根据地的扩大,相继在各地建立了支行。1942年夏,各根据地都公布以北海币为本位币,限制法币流入,并在比价上提高了本位币币值。1943年春,北海银行总行由鲁中迁到滨海地区。滨海区宣布自1943年7月21日起停用法币,北海币迅速占领了市场,从而有力地打退了伪币的侵入,彻底清除了法币通货膨胀的影响,粉碎了敌人利用货币掠夺我解放区物资的阴谋,迫使伪钞与法币贬值在40倍以上。
北海币的发行,使我党在货币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使根据地的物价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稳定,为全省北海币统一创造了条件,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北海银行得到飞速发展,银行机构由原来的行政区设置改为按经济条件重点设置,并明确了今后银行业务仍以农业为主,扶持农业生产及手工业的发展,调整恢复工商业。
1948年11月,为适应向全国进军和统一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北海银行随之改为人民银行山东分行。至1953年,全国统一金融,北海币遂为人民币取代。
(作者为山东省原日照县民政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