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侵入山东后,沿胶济铁路成为其军事进攻的重点,淄博境内的周村、张店驻有重兵,高苑、青城县距周村、张店仅百里之遥,日军策马可达,高苑、青城两县遂成了日军武力所能控制的区域,沦为日占区。在这民族危亡关头,人民涂炭之际,济南高中学生孙健萍积极地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的“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都应该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欣然接受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回原籍—高苑县开展建立党组织和发动敌后武装起义活动。
这时,高苑县还没有我党的组织,社会上层被国民党和封建势力所控制,只有同高苑县毗邻的长山中学有省委建立的党组织。孙健萍由济南返家乡的途中,先去长山中学与党组织的负责人接上关系,迅即回到家乡开展抗日活动。
恰在这时,中共党员、清华大学学生张孝统(张承先),“民先”队员、北平大学学生刘冠甲组织抗日学生组织联合会(简称“抗联”)。孙健萍作为“抗联”的发起人、领导人,负责开展三区的抗日活动。
孙健萍以三区的元河镇小学为基础,以小学教员、听讲学生为联系发展的基本对象,大力发展“抗联”成员和“民先”队员,积极地通过党的外围组织,为创建党组织作准备。同时,他带领“抗联”成员,还利用农村集市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抗日宣传;以办夜校为名,办起“游击训练班”,学习军事常识;深入到三区区中队,向官兵讲解抗日救国保家乡的道理,争取团结他们抗日。在孙健萍的努力工作下,全县的进步师生、爱国青年,热烈拥护、积极参加“抗联”,三区成了高苑县抗日的发源处、根据地。
1938年8月,孙健萍和“民先”“抗联”成员,进入国民党第十六梯队(高苑县武装)政训处,力图争取力量,掌握武装抗日。孙健萍从积极分子中,秘密发展了本村“民先”队员孙风惠、农民积极分子孙作善入党,并在洼里孙村建立了中共高苑县第一个党小组,孙健萍担任组长。不久,孙健萍又先后发展了郑自修、吴子敬等一批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