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沈鸿烈的反共限共政策

2015-05-27 14:30: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大众日报》发行专刊,介绍惨案真相,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罪恶行径

《大众日报》关于临沂八区顽固分子李子瀛制造的“横山反共惨案”的报道

1940年7月,临淄五区抗日群众集会,声讨山东国民党顽固派沈鸿烈之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罪行

太河惨案纪念碑

  沈鸿烈主政山东后,率领省政府机关频繁移动,鲁西北和鲁北的复杂情况使他难以立足。1939年1月,沈鸿烈率领省政府机关越过胶济铁路移进鲁南,开始将鲁南山区作为根据地精心经营。1939年6月,日军发动对东里店的陆、空攻击,出动飞机15架,对东里店进行集中轰炸。一时间,房舍多成残垣断壁,尸体狼籍,血流遍地,死伤约1000多人。此后,国民党省政府在蒙阴县的吕匣店子重新集结,加强行政建设。由于机关、部队人员耗费大,地区小,靠税收难解决开支,便滥发钞票,使辖区内的群众叫苦不迭。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敌后战场加紧了反共及投降活动。为表达团结抗战的诚意,1939年1月28日,山东分局发出《致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的一封信》,指出目前我山东抗日根据地正处在敌人开始大举“扫荡”、讨伐和建立政权的时候,为了巩固和扩大抗日部队的根据地,必须加强在山东的国共两党及其他抗日党派的合作,解决合作的形式问题;必须拟定适用于山东特殊条件的共同遵守的统一战线纲领;必须建立与健全民意机关和动员组织民众参加抗战。对于这一合理建议,国民党山东省党部采取敷衍拒绝态度。以沈鸿烈为首的山东国民党顽固派为了实现其限制八路军、驱逐八路军出鲁和消灭一切进步力量的阴谋,在战略上首先控制胶济路以南的重要山区,加强反共阵地。

  1939年2月,沈鸿烈在鲁村召开全省军政会议,提出四条反动措施:(一)“统一划分防线”,将八路军山东部队的防区划在滕县、泗水、宁阳等日伪军密集的狭小地区,以限制八路军的发展和借日伪之手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二)“枪不离人,人不离乡”,以限制共产党扩充军队、扩大活动区域;(三)“统一行政、军不干政”,以阻止共产党、八路军进行群众工作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四)“给养粮秣统筹统支”,不准八路军自筹给养,以控制八路军的给养。

  l939年春,沈鸿烈以山东省政府主席的名义,逼迫山东分局取消胶东北海行政公署,又逼迫八路军部队撤出滨海地区泊儿镇一带。5月,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直接下令,驱逐八路军山东纵队出山东到北宁路作战。但其阴谋未能得逞。此后,以沈鸿烈为首的顽固派置抗战大业于不顾,提出“宁伪化,不赤化”,“宁亡于日,不亡于共”,“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等反动口号,并组织“扫马(马克思主义)大队”、“反列(列宁主义)大队”,积极反共。

  于学忠部到山东后,沈鸿烈伙同东北军中的顽固分子缪徵流等人一起,继续策划限制共产党的办法,规定山东纵队在泰安、徂徕山以西,滕县以北,津浦路以东活动,并限令鲁南、胶济路以北八路军各支队在几天之内开赴指定地点集结。这些规定、命令,公开破坏抗日事业,理所当然被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纵队所拒绝。

  1939年春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的反共活动迅速扩大,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山东顽固派也加紧勾结日伪,向抗日根据地军民发动军事进攻,制造了袭击、残害共产党员和抗日军民的“太河惨案”、“雪野事件”、“淄河事件”等一系列反共磨擦事件,成为山东抗战阵营中的一股逆流。据统计,1939年6月到12月,国民党顽固派仅向山东纵队所属部队就进攻90多次,杀害抗日军民1350多人,还扣押抗日干部、战士近1000人。而他们所控制的国民党地方部队大多数军纪败坏,游而不击,逐渐失去了当地群众的支持,时有“油饼队,吃饱睡,鬼子来了往后退,鬼子走了来收税,秦启荣不是好玩艺!”的民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