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川军少将赵渭滨绝笔家书:预见中国前途要靠共产党

2015-07-10 13:36:00来源:华西都市报作者:梁斌

赵渭滨

赵渭滨给儿子的家书复制件。

  川军22集团军41军122师少将参谋长赵渭滨在抗战中殉国,1700字家书被国博收藏

  第六站·山西

  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梁斌山西特别报道

  “你学校的通知到了么?何时入校?”“红军又会打仗又不扰民,中央军会打仗但是扰民……”“不是希望你作一个普通工程师了事,还希望准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能够当一个优良的技师!”

  11页,1700多字,家书竟成绝笔信。每当读起祖父赵渭滨1937年10月在太原会战间隙写给父亲的家书,70多岁的赵令德总是泪眼模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感受慨然而生。

  抗日英烈赵渭滨

  赵渭滨(1894-1938年),字象贤,1894年生于成都新都。1914年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2期。抗战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少将参谋长。“七七事变”后北上抗日。1937年10月24日,在太原给儿子写了有关战场的感受及对时局判断的家书。1938年3月17日,在山东滕县保卫战中殉国,时年44岁。1985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赵渭滨被追认为烈士。2014年9月1日,被民政部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他是一个军人教育子女“发愤读书,莫忘国耻”

  赵令德没有见过祖父。他说,祖父对后代的期待和关怀,可从一件小事上看出来。“九一八”事变后,赵渭滨专门在景德镇给两儿一女定制了一批饭碗,并在碗上题字:“发愤读书,莫忘国耻”。那时赵令德还没出生,赵渭滨也提前给孙辈订制了一个印有荷花的饭碗。

  爱国就像血液,从祖父身上就开始流淌。赵渭滨18岁参加学生军,后被送到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学习。1914年毕业后,他在熊克武部队做过讲武堂主教官。1920年,任熊克武嫡系部队第一师少校参谋,1924年随熊克武参加北伐。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建国军南方五省联军副总司令,赵渭滨成了所在师的参谋长。

  赵令德说,北伐中,赵渭滨等发现蒋介石独断专行,遂产生矛盾。1926年,蒋介石把熊克武、赵渭滨等抓起来关到监狱。赵渭滨写了不少痛斥蒋介石独断专行的文章。最后,蒋介石把他们放了。他们“沿途像化缘一样筹措路费”,终于回到四川。之后,赵渭滨在四川军界一直担任幕僚职务,直到1937年出川抗战。

  对日军作战,赵渭滨抱定了必死决心。家境不错的他,临上前线时,掏出积蓄给子孙后代买了几十亩地。“他已意识到此行有去无回。万一死了,至少能让儿孙有地吃饭,不至于挨饿。”赵令德哽咽着说。

  祖父很早读书,写得一手好字,本可以安稳从事文职工作,为何还要走上战场?赵令德觉得,这跟祖父年少时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入校后,得到当时已倾向于民主革命的四川著名学者李培甫等先生的教育,他少年时就埋下了“以身许国”的宏愿。

  赵令德说,祖父投笔从戎,还跟当时大局有关。1911年,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很快,辛亥革命席卷而来。这两件事对祖父触动很大,他觉得应该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这也应该是他出川抗战的原始动力。

  出川抗战之路,充满艰辛。赵令德说,每当他读起祖父的家书,脑子里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川军穿着短裤、草鞋,翻山越岭走到陕西。

  从陕西到山西,还没站稳脚跟,41军122师就接到急令参加娘子关战役。结果,手中的武器低劣到机关枪不能连发,“等于拿命和日军的坦克飞机拼。”此后,赵渭滨又和122师师长王铭章一起到山东参加滕县保卫战,并在那里壮烈殉国。

  赵渭滨的警卫员说,赵渭滨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后,肠子流了出来,他硬是把肠子又塞了回去。警卫员把他背到壕沟里,他对警卫员说:“不要再管我了,我已经回不去了。”随后解下枪和武装带交给警卫员,嘱咐转交给他的儿子。

  赵渭滨壮烈殉国。饭碗上“发愤读书,莫忘国耻”的训言,刻在了子孙心上。

  他是一个文人爱看进步书籍,让儿子也读

  赵渭滨的儿子赵世诚在追忆父亲的文章中说,父亲虽多年在军界工作,但性格和爱好仍不脱文人气度。由于早年受四川知名学者李培甫的影响,他的文学根基深厚。赵渭滨殉国后,成都著名文人刘豫波在挽联中评价说:“久病说当年,最难忘春树淡诗,自愧我识途老马。”

  赵世诚回忆,1926年后,有一段时间生活比较安定,父亲购买了大批书籍,其中包括廿四史、各类子书、名家诗词文集等。对忠臣义士的著作,如岳飞的《岳忠武王集》、文天祥的《文山先生集》、史可法的《史阁部集》,他更是千方百计求购,置诸案右。在诸多史书中,赵渭滨尤其重视明史、宋史。赵世诚说,在他读初中时,曾遵父命逐卷阅读。

  赵世诚记得,父亲所藏图书中还有相当数量的进步书籍,包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邹韬奋等人的著作,以及少数马克思原著,如李一氓译的《拿破仑第三政变记》,都是1927年以后出版的,在当时算是禁书。“这些书是先父阵亡后,我清理遗书时发现的,都是先父读过的。”

  “七七事变”前后,赵渭滨在122师任少将参谋长,以身许国、抗拒外侮的思想日趋成熟,很自然地接受了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为进一步认清形势,赵渭滨阅读了大批有关抗日救亡的进步书籍。赵世诚记得,暑期回家,父亲曾开列了很长的书单,叫他到书店去购买。

  太原会战间隙,赵渭滨在家书中写下战斗见闻、对赵世诚学业的叮嘱及对时局和未来的认识。赵世诚收信数月后,父亲便血洒疆场,家书成了绝笔信。刚考上大学的赵世诚含泪放好家书,对谁都不再提起,直到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交给了党组织。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封信都保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档案馆里。

  1985年,《血战台儿庄》剧组找到赵世诚,他从北航档案馆借出家书给导演看。导演建议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保管。赵世诚和赵令德商量后,家书被送到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即现在的国家博物馆。

  赵令德知道,父亲对祖父的感情很深,一提到祖父,父亲马上会老泪纵横,“我们都不愿触动他的伤疤。”如今,再见家书复印件上的祖父字体,赵令德的双眼总会不由自主地湿润。

  他是一个政治家

  预见中国要靠共产党

  赵渭滨牺牲时是少将,殉国后按当时的规矩,应被追认为中将。不过据赵令德调查了解及向父亲求证,祖父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在赵令德看来,应与赵渭滨当年冲撞过蒋介石有关,更与其亲近共产党,被当局觉察到有关。

  赵令德说,以前赵家在四川的住宅有两个院子,一个院子里有当时的中共四川省委在隐秘办公,“一直到1949年成都解放,还在里面办过公。”因为赵家门口挂着蒋介石手书“为国捐躯”,所以没有警察、特务来敲门,这正好掩护了地下党。

  赵渭滨与共产党的亲近,在家书中表露无遗。他在信里写道:“老百姓有三句话说,红军又会打仗又不扰民,中央军会打仗但是扰民,晋陕军又不打仗又扰民。”“沿途都听说红军的德政。不只是人民,中央军也说他好,也称赞不已。”

  第一次看到家书时,赵令德就备感震撼,祖父居然能从行军途中了解到的红军、中央军、晋陕军的表现,悟出中国的前途在哪里。赵渭滨在家书中说:“民国二十六年的总结算,恐怕快要到了!同时红军在民族抗战当中的一切一切,也就是共产党在中国民众心理上所建立的很大基础!未来的成功,未来的抗战,恐怕还是要靠共产党吧!”这让赵令德觉得很惊讶,“1937年时的红军力量还很弱小,他就能够从这里看到未来中国的前途要靠共产党。”

  赵令德挑出祖父家书中的句子念道:“老实说,我希望你技能的标准,不是希望你作一个普通工程师了事,还希望准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能够当一个优良的技师!能够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服务!能够在复兴民族恢复失地的工作上作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贡献!”

  在赵令德看来,祖父不仅是一个军人、文人,更有着深邃的政治头脑,“否则,他看不到这么多东西,或者说,看到了也不会想到那么远。”赵令德进一步说,1937年,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祖父能看到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什么,所以他叮嘱儿女们要好好读书,不要管别的事情,先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所以,在家书一开头赵渭滨就问儿子:“你学校的通知到了么?何时入校?”此前,因为看到国力较弱,特别是航空方面,所以赵渭滨鼓励子女从事航空事业。

  父辈的愿望,最终成为了子女前行的动力。1949年后,赵渭滨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从事的全都是国防科研工作。大儿子赵世诚1993年去世,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部副主任,也是我国某型号飞行器的副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

  赵令德报考大学时,最终还是选择了北航。他觉得,潜意识里有一种力量推动着他,要为国防事业做贡献。

  如今,赵令德反复读着祖父留下的家书,每读一遍都有新的体会,但有一点不变的感受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