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回国后,随即通过翁照垣与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蔡廷锴等人取得联系,赴上海任十九路军教导大队大队长。1932年1月中旬,日军在松沪一带寻衅,“一、二八”松沪抗战开始。日寇派军舰三十余艘和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强行登陆上海,向闸北地区我军翁照垣部发动突然袭击。方叔洪义愤填膺,奉命率领十九路军教导大队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日军用猛烈的炮火轰击我军阵地,并一次次的以波浪式冲锋攻击我军防线,形势异常危急。教导大队全体官兵在方叔洪带领下,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抱着与日寇血战到底,宁死不退的决心,与残暴的敌人拼杀。战斗中,方叔洪亲临战斗前线,手持武器与战士并肩作战,极大地鼓午了士气。战斗激烈时,他带头与敌人展开肉搏战,重创日寇于阵地前,敌我双方均死伤惨重,经过反复争夺,终于阻止了敌人向闸北一带的攻势,取得了辉煌的战果。1932年4月,由于我军的英勇抵抗、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形成,以及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经国际联盟的干涉,日军开始撤兵。方叔洪也随十九路军调离上海,短期回家探亲后,又随部队开往福建。这张照片就是当时在济南老家所拍。
调往福建的十九路军将领们不满蒋介石对日求和的企图,与李济深共同反蒋,1933年10月在福建成立了人民政府,方叔洪被任命为福建人民政府新兵训练总监。
1934年,张学良任武汉行营主任,方叔洪经介绍前往武汉与张学良将军会晤。两人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观点一致,张遂任命他为上校参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双十二事变”,后张学良在南京被软禁,东北军亦解散。领导机关东调,改编为“豫皖绥靖公署”,后改为“江苏绥靖公署”。“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开始后,方叔洪在第三集团军司令于学忠的第51军霍守义师(陆军第112师)任上校参谋,再转缪澄流部334旅667团任上校团长、在河南桐柏一带抗击日军。
三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华北地区很快沦陷。1937年下半年,日寇又向华中进犯,妄图强渡长江,占领南京,形势十分严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此时,国共合作的局面已经形成,全国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抗日救亡的激情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大好局面。
1937年11月21日开始,大批日本飞机空袭江阴,并派60余艘军舰封锁江面,接着又从无锡及常熟等地调来大批日军,从陆海空三方面一齐向江阴要塞发动猛攻。抗日战争中有名的江阴要塞保卫战开始。方叔洪所在的112师奉命驰援江阴,成为守卫江阴要塞的主力部队,率先与进攻之敌展开激烈战斗。日军凭借优势的陆海空火力,向我军阵地猛烈轰击。但我守卫战士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战斗十分惨烈,终于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守住我军阵地。
11月25日,江阴要塞吃紧,我方死伤人员增多,当时方叔洪任112师334旅667团上校团长,负责守备江阴青阳、南闸及花山一带。28日,日军13师团用重炮猛烈轰击花山667团阵地,并向南闸街及大洋桥发起进攻。方叔洪布置伏兵阻击日寇,毙敌30余人,将敌人击退。29日,他亲临战斗第一线指挥战斗,布置一个营从正面与敌人对抗,左右各一营支持正面的部队,经过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疯狂进攻,杀伤了大量敌人,敌人无计可施,竟然发射毒气弹阻止我军攻势,最后双方展开白刃战,我英勇将士没有后退一步,个个奋勇向前,筑起了血肉长城。正面阻敌的一个营最后在与敌的激烈拚杀中全部壮烈牺牲,可见战斗的激烈。667团在方叔洪团长的率领下,重新组织队伍向敌人反击,夺回了失去的阵地。112师667团的顽强抵抗,使凶残的敌人大为震惊,只得暂停进攻。在这次阻击战中,霍守义师长亲自上阵组织战斗,霍师长后在战斗中被炮火击中,身受重伤。由于无锡已被日军占领,战斗更为困难,112师奉命向江阴侧方迂回。直到12月1日,112师全部突围,方叔洪带领的667团因人员伤亡过多,奉命返回休整。
四
1938年初,于学忠任鲁苏战区总司令,方叔洪因战功卓著,指挥出色,作战勇猛顽强而且军事素质高,被委任为51军114师参谋处长,后又晋升旅长,副师长、中将师长。
1938年3月,日军谷矶师团与坂垣师团分进台儿庄一带,企图占领中原。中国抗日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的指挥下,于3月10日开始了在台儿庄地区与日军的殊死战斗,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于学忠部首先向界河、滕县、邹县、兖州地区向日军进行攻击。第114师也在方叔洪将军的率领下加入了这场大决战。
114师奉命在兰陵一带布防,其任务是阻击日军的增援部队,以接应我主力部队完成歼灭敌人的目的。日军以猛烈炮火和飞机进行轰炸,企图摧挎我军阵地,接着以集团冲击方式疯狂冲击114师防线,妄图解救被我军围困的部队。在激烈的战斗中,方叔洪亲临前线指挥督战,全体将士均决心与阵地共存亡。敌我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我方阵地多次被敌人炮火摧毁,但全体将士在方叔洪师长的指挥下拼死反击,夺回了失去的阵地,有效地阻止了敌增援部队前进,为保障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
1939年4月,方叔洪在结束台儿庄大战后,奉命率领114师飞驰进入鲁南地区抗击日军。6月初,日军以三个师团的兵力扫荡鲁南,并对平民百姓进行惨无人道的烧杀掠夺。方叔洪指挥114师分拒莱芜,蒙阴、鲁村三面之敌,大小战斗十余次。由于他指挥正确,机智勇敢,突破敌人的数次包围,使日军的攻击未能得逞。
6月下旬,日军组织兵力大举进犯114师阵地,方叔洪将师部主力大部转移出敌人包围圈外,亲率师部特务连、战斗营及十六团由下高村向东南方向转移。6月23日到达丞石沟一带宿营。早四时,发现敌军一部约300人,携炮二门到达太平官庄。方叔洪遂令69团前往包抄,激战竟日,敌人凭借碉堡顽抗,正当我军准备进行夜袭时,不料傍晚敌人又增兵五、六百人及山炮四门,由东里店进抵石坑峪,妄图解救太平官庄被我军包围之敌。69团警戒部队及战斗营奋勇阻击敌人的增援部队,经过异常激烈战斗,终于阻敌于冯家场。23日夜,69团夜袭太平官庄未能奏效,24日又激战终日。6月25日晨,方叔洪获悉太平官庄被我军包围之敌有突围迹象,认为歼敌时机已到,即严令69团务必完成歼敌任务,并亲自到达老洼子督战。六时许,太平官庄之敌向俊家场方向溃退,我军奋勇追杀,敌人伤亡惨重。此时,彭家场附近以及冯家场、公家场、闫家场等地均布满前来救应的日军,并集中火力向我指挥部进行射击,包围了直属部队。我军将士与数倍于我的日寇展开血战,激战了三小时余,我官兵伤亡过半,方叔洪本人头部、腰部中弹多处。敌人包围圈逐渐缩小,日军向他步步逼进,突围已经绝望,为了不落入敌人魔掌,方叔洪用自佩的六轮手枪,向已负重伤的头部补射一枪,壮烈殉国,时年仅31岁,是抗战初期牺牲的最年轻将官之一。
方叔洪的忠骸后由114师觅得,由于学忠主持料理善后,葬于蒙阴县坡里以北的一个山坡上。后经于学忠申报,国民政府批准方叔洪中将师长为抗日烈士。
附记:据悉,我国各地的抗日烈士纪念馆中,均有方叔洪的牌位,但是对其生卒年代的书写多有错误,应以本文所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