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袁仲贤

2015-05-26 10:03: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袁仲贤

  19043月出生于长沙县铜官镇一制陶小业主家庭。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底入湘军讲武学堂学习,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后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国民革命军第4团、第2方面军第203师工作。南昌起义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起任广东东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湖南湘江特委书记。

  全国抗战爆发后,曾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8年被派到范筑先部做统一战线工作,任高级参谋、军官教导团教育长、第2纵队司令员。次年起任筑先纵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教育科科长,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副校长、校长,山东军区教导第一团副团长、团长,胶东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副参谋长,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兼济南警备司令,第3野战军第8兵团政治委员,参与组织领导济南、淮海等战役。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后,任南京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暨第3野战军参谋长兼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为华东地区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入外交战线工作,历任中国驻印度共和国首任大使兼驻尼泊尔王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1957216日在北京病逝,终年53岁。

    相关新闻

    新中国的将军大使袁仲贤

    1949年4月19日,陈士榘司令员、袁仲贤政委率领的第八兵团挺进南京,担负解放南京的任务。4月20日上午,第八兵团司令部正在召开渡江作战会议,忽然接到特种兵纵队炮兵第3团(配属八兵团)的报告:一艘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不顾人民解放军的警告,强行溯江而上,横行无忌地行驶在解放军所控制的禁区三江营江面,与解放军发生炮战。该舰指挥台、后炮塔中弹,舰身被多处打穿,航向失控,搁浅在镇江附近的江面上。该舰已升起白旗,舰上几十名水兵弃船登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