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光
1915年9月26日生于湖南酃县垅溪乡秋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第22师青年干事,红军学校湘赣4分校政治指导员,红6军团随营学校政治指导员,红2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第4师11团总支书记、团副政治委员,第6师17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3队政治指导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大队政治委员。1939年冬,率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山东分校部分干部和学院进入胶东,任抗大1分校胶东支校政委,组织培训了大批军政干部和地方青年干部,解决了当时山东各地急需干部的问题。1943年5月任胶东军区第16团政委,1944年5月调任南海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指挥主力部队同广大群众武装相结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游击战和地雷战,拔掉敌人多处据点,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袭扰,收复了胶县、即墨等县城,使胶东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新编第5师政委、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政委、第3野战军第8兵团24军政委。率部参加胶东和莱阳保卫战、津浦路夏季攻势、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4军政治委员,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致力于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5届全国人大代表,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第12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3年2月20日在福州逝世。
相关新闻
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青岛、长山岛等战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致力于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10年动乱中,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政治立场坚定,作战英勇;他勤奋学习,治军严谨,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和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他顾全大局,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他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实事求是,爱护干部;他廉洁奉公,保持了老红军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