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陈士榘

2015-05-26 10:27: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陈士榘

  原籍湖北省钟祥县陈家新集(今属荆门市),1909414日生于武昌。大革命时期曾组织农民协会,1927四一二事变后进入董必武领导的湖北学生军事训练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编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11团教导队任区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排长、连长、副营长、副大队长、纵队参谋,红1634师参谋处长、参谋长,红1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教导队营长,红1军团随营学校校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红军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4师参谋长,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在红军大学学习后,任陕北红30军参谋长、代军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343旅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广阳伏击战。参与开辟晋西抗日根据地,任晋西独立支队支队长。1940年率部挺进山东后任115师参谋长。1942年任滨海军区司令员。1943年与政治委员符竹庭指挥部队攻克赣榆县城,全歼守敌。1944年在山东攻势作战中,率部恢复和扩大了滨海抗日根据地。

  194510月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19461月至11月,在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任八路军代表团整军处处长,后兼任代表团参谋长。1946年底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历次战役。19477月至19487月,为策应刘邓大军挺进中原,任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司令员,与唐亮一起征战鲁西南,挺进豫皖苏,先后组织指挥沙土集、洛阳、开封等战役。19488月,参与指挥济南战役。194811月至19491月,参加淮海战役的组织指挥工作,为夺取淮海战役胜利做出贡献。在渡江战役中任第3野战军第8兵团司令员,指挥部队渡江、占领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训练部长、教育长。1952年任军委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19月任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军委常委,1975年至1978年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顾问。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722日在北京逝世。   

  相关新闻:

  上将陈士榘的光荣与梦想

  从湖北荆门走出的开国上将陈士榘 (1909~1995) ,1927年即参加秋收起义,由毛主席亲自发展为中共党员。他参加过5次反围剿。长征途中给毛主席当设营司令,负责周围警戒,深受毛主席信赖。抗战初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参谋长,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并在随后的广阳伏击战首次抓获日军战俘。抗战中后期,他先后担任晋西支队司令员、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先后担任山东军区参谋长兼新四军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兼西线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兼第八兵团司令员和南京警备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出任过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南京军事学院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中央军委顾问……由他领导的“7169”特种工程部队建造了“两弹”基地,毛主席在1965年春节联欢会上,拉着他的手说,“你们一个做窝”,又指着张爱萍说,“另一个下蛋”(指原子弹、导弹),“你们都立了大功!”

  戎马一生为报国 开国上将陈士榘的故事

  在共和国57名开国上将中,陈士榘是其中颇具传奇色彩与个性的一位。他早年的经历,是他那个时代高级将领的一个缩影。陈士榘虽然没有受过专门正规的军事训练,但作战英勇、灵活机智。自秋收起义起,一步一个台阶走来,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名共和国上将。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陈士榘驰骋杀敌、英勇作战、舍生忘死,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卓越功绩。建国后,陈士榘担任工程兵司令员长达20多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国防工程的奠基人,他也为我国的国防工程、“两弹”基地工程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开国上将陈士榘:现代国防奠基人 建设两弹基地

  1965年元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春军民联欢会上,毛泽东一手握着陈士榘,一手指着张爱萍说到:“你们做窝,他们下蛋,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陈士榘负责“两弹”基地的建设,张爱萍负责原子弹的爆炸试验,因此,毛主席才说出了“你们做窝,他们下弹”的诙谐之语,当时,陈士榘和张爱萍这两位开国上将成了会场上最开心的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