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杨勇

2015-05-26 10:44: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杨 勇

  1913929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1927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到常德国民党军第50师学兵团当兵。1929年回浏阳参加区苏维埃政府工作。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3军团连长、营长兼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686团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参加平型关、午城、井沟等战斗。后率部取得汾离公路伏击战的胜利。19393月,率686团随陈光、罗荣桓率领的115师师部进入山东,指挥686团取得首战樊坝的胜利,全歼伪军1个团500余人,并重创增援的日军。后任115师独立旅旅长兼政治委员、115师教导第3旅旅长、第343旅旅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鲁西专署专员。为创建鲁西抗日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1941年初,指挥教导第3旅运用围点打援战法,取得潘溪渡战斗的胜利,创平原歼灭战的光辉范例。同年赴延安,先后在军事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44月返回冀鲁豫军区,任副司令员、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第1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5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贵州军区司令员、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席。1952年任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第20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1958年回国,先后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1972年起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1977年起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十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和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198316日在北京病逝。

  相关新闻

  杨勇将军:卓越的战役指挥才华

  1953年5月5日,杨勇和刚被任命为20兵团政治委员的王平应召晋见彭德怀。杨勇和王平在1931年初,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活捉国民党军前线指挥张辉瓒时就结成了战友。后来,杨勇和彭德怀指挥的红3军团第10团担任政治委员,而王平则在第11团担任政治委员,彭对他俩深为信任。

  严于律己的杨勇将军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史册,杨勇上将是一位彪炳史册的战将。但他却从不居功自傲,永远是那样谦虚谨慎、严于律己。杨勇经常引用彭德怀元帅的一句话勉励自己:“工作中有了成绩,多想想别人的贡献;工作中出了问题,多找找自己的责任。”

  杨得志和杨勇的悠悠战友情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中,杨得志和杨勇是杰出的代表,他们在1955年都被授予上将军衔。两人在数十年戎马生涯中有许多共同的经历,杨勇曾三次被任命为杨得志的副手。从1936年春的陕北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总参谋部,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兄弟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