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杨国夫

2015-05-26 10:44: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杨国夫 

原名杨国富。1905年生,安徽霍邱人。1927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1030团连长、营长,红3090师副团长、团长。先后参加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任红1军团4师副团长、团长,参加直罗镇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被派赴山东清河地区,19386月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3支队副司令员,与司令员马耀南领导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指挥刘家井子等战斗,创建清河抗日根据地。马耀南牺牲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第3旅副旅长、代旅长,清河军区司令员。19441月,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为渤海区后,任渤海军区司令员。与景晓村等指挥部队参加1944年攻势作战,攻克日伪军占据的利津县城。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从日军手中夺回后再未沦陷的第一个县城,受到山东军区通令嘉奖。在1945年大反攻中,与景晓村等指挥渤海军区部队,分南、北、中三路,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展开猛烈进攻,收复县城19座,渤海区除德州、沧州、潍县等少数城市外,其余广大地区基本解放。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山东军区第7师,从陆路开赴东北,指挥山海关保卫战,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43军副军长,先后参加长春围困战、四平保卫战和三下江南、辽沈、平津等战役。后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1文化速成中学副校长、校长。1957年起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224在北京病逝。

相关新闻

抗战名将杨国夫

杨国夫,安徽省霍邱县人,1905年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27年冬,他在姚李庙南黄油坊帮工时参加农民协会。1928年1月,他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任大别山区地下党组织的秘密交通员,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初,杨国夫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军游击队分队长、特务队队长,带领一支18人的小分队,活动于鄂东北、豫东南一带。1930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一营连长;1932年3月起,先后任第红四军十师三十团三营副营长、营长;1934年3月起,先后任红四军第三十军二七O团副团长、团长;1936年12月,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十二团团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