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0月3日生。原名廖之秀。江西赣县人。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5军1师1团连长,红1军团1师2团营长。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战役。1936年5月任陕甘宁支队独立第5团团长。1937年4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9月被派往山东,与马耀南等发动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司令员、第1旅副旅长、第4旅旅长,鲁中军区第1分区司令员兼泰山区专员。参与领导创建泰山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山东军区第4师师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渤海纵队副司令员,济南警备区司令员。参加周张、济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公安司令部兼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1954年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9年5月2日病逝于南京。
相关新闻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曾用名廖之秀。1912年10月3日生于江西省赣县韩坊乡水口村一个贫农家庭。12岁入私塾,15岁时因父病逝,被迫辍学种田,撑持全家生活。1926年,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赣南,水口村建立起农民协会和儿童团,他毅然名列其中,并被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翌年参加水口村农民暴动。
1938年8月,山东省委书记黎玉赴延安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语文课本,称红军干部廖容标为‘菩萨司令’。”毛泽东闻之击掌称善,继于大会上表扬曰:“山东八路军出了个‘菩萨司令’,他就是我们的廖容标同志。”
1941年8月,廖容标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旅长兼泰山军分区司令员。从1941年冬季开始,日军不断对我泰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实行“强化治安”、“三光政策”,平均每隔三至五里便设有一个敌伪据点或炮楼。1942年10月,日军再次集结重兵“扫荡”泰山根据地。为避敌锋芒,廖容标指示部队化整为零跳到根据地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