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君毅
曾用名董君毅。1910年3月13日生于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范县)。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被派往山东抗日根据地,任中共泰西特委书记、泰西行政委员会主任,组织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开辟泰西抗日根据地。1939年8月起任八路军115师独立旅副旅长,鲁西军区副司令员,鲁西行署副主任、主任,参与领导创建和发展鲁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1年后任冀鲁豫行政公署副主任,中共冀鲁豫第2、第8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豫东(水东)工委书记,冀鲁豫军区豫东指挥部政治委员。解放战争初期,任冀鲁豫行政公署主任,冀鲁豫后勤指挥部总指挥,参加鲁西南战役。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政治委员。率部进军大别山后,1947年任中共鄂豫区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1949年2月任第2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渡江战役和西南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财经接管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工业部部长。1952年8月起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部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和迫害。粉碎“四人帮”后,任铁道部部长。1978年10月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81年1月至1984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他是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是第一、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2004年3月8日病逝于北京。
相关新闻
1938年4月30日正午,段君毅一行到达鲁西南的曹县,住在曹县县城东关马家店。当时济南失守,曹县县城成为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临时驻地。当日下午,段君毅、王彬前去拜访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其时,韩复榘已被蒋介石处以军法,沈鸿烈接任省主席。
冀鲁豫行署主任的段君毅不愿再加重人民负担,但又不能让在抗日战场上与日寇血战的八路军战士受冻挨饿,两难困境。于是,他打起了自己家的主意。段君毅出身大家,家境殷实,父亲是范县白衣阁一带有名的开明绅士。段君毅瞒着父亲悄悄卖掉了70亩土地,给两个团作了军饷。
他是中共元老、原中顾委常委段君毅的长子,是1945年入党的老党员,但他一直生活在老家的小县里,离休前仅是个副科级干部,而他的儿子竟是个村干部。现在,年逾8旬的他像一个普通村民一样,住在农村,屋内设施简单。而这一切都是他父亲教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