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生,山东新泰人。1918年入新泰第一高等小学。参加青年进步团体“新泰县新文化促进会”。192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翌年因家庭困难休学回新泰任县第一高等小学教务主任。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他自行成立国民党新泰县县党部,任执行委员,并组建了“新泰县农民协会”。1929年遭国民党山东省党部通缉。1930年重新考入北京大学,1934年毕业,先后在济南高中、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1937年任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教务主任。10月结识了范明枢、李澄之、杨希文、刘民生等爱国民主人士,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2月,在蒙阴县大庄创办“鲁南抗战自救青年学校”,并筹集20多支枪,组建了抗日武装。同年4月,任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组织起200余人的抗日武装,兼县保安大队大队长。8月,任鲁南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武装部部长。1939年7月,与李澄之发起成立“山东国民抗敌同志协会”,任副主任。参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统战工作。历任山东省临时参议会议员、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兼军事组副组长、民政处处长,山东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民众武装部部长、山东省各界救国联合会委员等职。1940年2月组建“鲁南国民抗敌自卫军”,配合八路军进行抗日斗争。1942年7月抗敌自卫军大部编入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2旅。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山东省政府委员民政厅厅长。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山东省支援前线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政府支前委员会秘书长、华东支前委员会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粮食总局局长、中央财政部粮食总局局长等职。1985年,病逝于北京。
相关新闻
梁竹航(1905—1985)名茂修,字竹航。山东省新泰市南嶅阳村人。1918年入新泰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参加青年进步团体“新泰县新文化促进会”。192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翌年因家庭困难休学,任新泰县第一高等小学教务主任。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梁竹航保持革命立场。翌年冬,自行成立国民党新泰县县党部,任执行委员,并组建了“新泰县农民协会”。1929年,筹建莱芜县党部。不久,被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察觉而遭通缉。1930年,重新考入北京大学学习。1934年毕业,先后在济南高中、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1937年任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教务主任。10月,他结识了李澄之、范明枢、杨希文、刘民生等爱国民主人士,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2月,在蒙阴县大庄创办“鲁南抗战自救青年学校”,并筹集20多支枪,组建了抗日武装。同年4月,任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组织起200余人的抗日武装县保安大队,兼大队长。8月,任鲁南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武装部部长。1939年7月,发起成立“鲁南国民抗敌协会”,李澄之任主任,他任副主任。该组织在鲁南各地建立了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