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生,原名杨宗贵,山东省牟平县人,中共党员。
杨子荣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先后在鸭绿江上当船工,在鞍山、辽阳一带当矿工,因此对东北的三教九流、风俗人情、行帮黑话等都有所了解。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头,被迫跑回山东老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被编入牡丹江军区第2团某部炊事班当战士,不久调到战斗班当班长。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荣立特等功,并被团里评为战斗英雄,后提升为侦察排排长。1947年1月下旬,所在部队得到号称“座山雕”的匪首张乐山在海林县境内活动的线索,遂派他带领5名战士化装成土匪吴三虎的残部前去侦察。杨子荣等人到达夹皮沟的山林中,几番巧妙地与“座山雕”的坐探接触,经过用黑话联络,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打入其隐居地。2月7日,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为此,团里给杨子荣记了三大功。同年2月23日,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东北军区司令部追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其生前所在排被命名为“杨子荣排”。
相关新闻
真实的记载是1949年2月19日的《东北日报》写的《以少胜多创造范例,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牡丹江分区某团战斗模范杨子荣等六位同志,本月二日奉命赴蛤蟆塘一带便装侦察匪情,不辞劳苦,以机智巧妙方法,日夜搜索侦察,当布置周密后,遂于二月七日,勇敢深入匪巢,一举将蒋记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以下二十五名全部活捉,创造以少胜多歼灭雕匪的战斗范例。战斗中摧毁敌匪窝棚,并缴获步枪六支,子弹六百四十发,粮食千余斤。”
杨子荣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区,牺牲在黑龙江省海林市。他的剿匪传奇被曲波写入《林海雪原》一书中。追溯历史真相,英雄是怎样牺牲的?英雄牺牲后的葬仪如何?2014年,我和王学俭(现年90岁,曾任牡丹江军区宣传干事,《铁道兵》报社首任总编,和杨子荣、高波烈士合过影)一同去看望了杨子荣生前的老领导徐诚之(现年95岁,曾任牡丹江军区宣传科长,杨子荣追悼大会的主持,离休前任铁道兵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是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在世职位最高的一位老首长),他向我们讲述了杨子荣许多鲜未人知的故事。
杨子荣是《林海雪原》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原型就是曲波的战友、牡丹江军区二团侦察排排长杨子荣,曲波在小说开头即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也是《林海雪原》开篇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