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牟宜之

2015-06-02 09:57: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牟宜之

  1909年出生,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奎山乡牟家庄人。曾用名牟乃是。

  1925年,在济南正谊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日照暴动失败后东渡日本留学。1935年秋回国,任《山东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先后到八路军驻西安、武汉办事处,要求赴延安。办事处负责人得知国民党元老丁惟汾是其姨父时,便派他到沦陷区开展抗日工作。1938年春被吸收为中共特别党员,任国民政府乐陵县县长,将没收地主资财交给八路军129师。1938年春,八路军115343旅政委萧华率部进驻乐陵,建立冀鲁边军政委员会和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牟宜之倾其县政府财粮积蓄支援,并将县武装改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泰山支队。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调牟去周恩来副主席处,做国民党上层人士统战工作。1939年秋,随邓颖超赴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山东抗日根据地和在重庆做统战工作的详细情况,受到毛主席勉励。91日,随邓小平离开延安,到达山西八路军总部,受到朱德、彭德怀、左权等接见。10月,携带八路军总部拨给的2万发子弹,回到冀鲁边区,任鲁北行政委员会主任。19403月,任八路军115师挺进纵队秘书长(萧华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在同年78月召开的山东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上,当选为国大代表、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驻会委员、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军事组成员。9月,奉山东分局之命,到苏鲁战区于学忠部作统战工作。是年冬,任沂水、蒙阴、临沂、费县4县主任。1941年初,任沂蒙区行政公署专员。19428月,历任八路军115师、山东军区参议室主任、山东军区敌工部副部长等职,组织和参与了策动伪军王道、莫正民、张希贤等部共6000余人的举义反正工作。曾受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军区的通令嘉奖。19449月,任山东军区独立1旅政治部主任、政委。194511月,任八路军、新四军驻济南办事处主任。

  19462月,参加军调部济南执行小组工作。不久,调任东北野战军辽东军区司令部秘书长、敌工部长和联络部长。1948年,担任军管时期的鞍山钢铁公司动力部长。1949年春,任北平市建设局副局长。

  建国后,先后任济南市建设局局长、国家林业部经营司司长。期间,曾上书中央,揭露混入林业部领导岗位的政治骗子李万铭。1955年任城市建设部公用局局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4年获甄别。1975429日在济南病逝。终年66岁。197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相关新闻

  百年诗魂牟宜之

  清明时节,齐鲁大地桃花盛开。我随著名环保专家牟广丰兄弟一行,来到黄海之滨的日照,在市中心银河公园,向刚刚落成、修整一新的牟宜之诗碑献花。今年,恰好是牟宜之诞辰100周年。一路上,悉心拜读人民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牟宜之诗》,深深地为扑面而来震撼心扉的诗魂所打动,心潮也如黄海奔涌不息。

  传奇人物牟宜之

  牟宜之,是一位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传奇人物,一生命运曲折、跌宕起伏,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百年中国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主持人吕宁思评价说:“牟宜之学养深厚,擅长古体诗,生平赋诗200余首,咏史言志、直刺丑类,彰显出超常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其锋芒、其胆识为当时所绝无仅有。其诗篇品格高标、气韵雄浑,直追汉唐,堪称20世纪中国文学的高峰之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