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袁也烈

2015-06-02 15:10: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袁也烈

  1899年生,湖南洞口人。1924年在广州考入桂军军官学校。1925年任周恩来组织领导的广州青年军人联合会常任代表。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7月由聂荣臻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股干事、宣传科科员,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第6连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中的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斗。192610月起任独立团第1营副营长,第2472团营长,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中后任团参谋长。192911月参加广西龙州起义,后任红8军第1纵队参谋长兼第1营营长,并任纵队党委书记。与红7军会合后,任红72059团团长。1931年在战斗中负伤,在上海疗伤时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36年恢复组织关系,19371月在北平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武装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往石友三部做兵运工作,任石部中共工委书记。1939年从石部撤出,6月随徐向前、朱瑞率领的八路军第1纵队到山东抗日根据地,历任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部长。1942年调任清河军区参谋长,1944年任渤海军区参谋长,1945年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指挥渤海军区对日大反攻作战。1946年兼任渤海军区第7师师长,指挥解放德州战役。1947年兼任渤海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潍县、济南、淮海战役。1949年起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参谋长。1964年任水产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688日在北京逝世。

  相关新闻

  袁也烈将军二三事

  袁也烈,原名炎烈,字树成,号映吾。曾用名袁振武、王国栋,1899年10月19日生于湖南省洞口县袁家垅。1925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由聂荣臻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八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红七军团长,八路军山东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清河军区及渤海军区参谋长、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政治委员,海军党委常委、副参谋长,国务院水产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9月授少将军衔。袁也烈戎马一生,功勋卓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海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仅向读者介绍他辉煌人生中的几个片断。

  袁也烈:资格极老的开国少将

  袁也烈(1899—1976,湖南洞口人,1955年授少将军衔)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开国将领。他有过战功显赫的辉煌,也有过退步转职的无奈、坐牢挨斗的厄运。他经历坎坷,传奇事多多:在湖南一师听过毛泽东的课,算得上“天子门生”;担任过林彪的老师和上司;他入党的时候,彭德怀、贺龙还没入党;他进军官学校时,陈毅、罗荣桓还没参军;同时在黄埔军校任职,徐向前没有他的名声响;南昌起义中,他甚至“下”过朱老总的枪。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