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曹漫之

2015-06-03 17:05: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曹漫之:原名曹元鹏。1913年生,山东荣成人。1931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中国革命互济会。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任中共荣成县城里支部书记。1934年任中共胶东特委巡视员。1935年“一一?四”暴动失败后,被迫到威海、北平、青岛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6月回到荣成,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荣成临时县委书记,1938年1月参与发动威海起义和埠柳乡校起义,起义队伍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1938年2月,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牺牲后,继任书记兼第3军政治部主任。同年6月改任胶东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和政府工作部长。同年8月创办胶东特委机关报——《大众报》。后任胶东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黄县县长,同时任北海区保安司令员兼政委,并兼胶东公学校长。1939年任蓬黄战区党政军委员会书记、指挥部政委,兼北海特委书记。日军占领招远玲珑金矿后,他领导人民开展反掠夺斗争,采取多种形式坚持黄金生产。1940年9月,他带领800多人,长途跋涉,历尽艰险,将6000两黄金安全送到山东分局驻地沂源。在八年抗战期间,胶东有10多万两黄金送到山东分局和党中央。1941年1月,任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行政委员会主任,后任胶东区行政公署代理主任兼秘书长。1945年担任胶东区行政公署主任,1947年兼胶东区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为发动群众参军支前作出重要贡献。康生、饶漱石等在山东土改中大搞极左时,曹漫之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行署主任职务。1949年5月后,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政务接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第一副秘书长兼民政局局长等职。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受到错误的批判,被开除党籍。1979年4月,中共上海市委为其平反,恢复政治名誉和党籍。此后他先后任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兼法制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等职。1991年7月在上海病逝。

  相关新闻:  

  曹漫之:硝烟中走出的法学专家

  1938年8月15日,胶东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黄县成立,曹漫之任专员兼黄县县长,同时任胶东北海区保安司令员兼政委。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拨款给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部队,曹漫之下令接管龙口海关,以关税收入作抗日经费。北海专署实行减租减息,深受农民特别是贫佃农的拥护。

  我帮曹漫之整理回忆录

  漫之的经历中也有自己的委屈,但他讲述起来,多是轻描淡写。我想,这既出于老人的豁达,也隐约有不愿触及伤痛的原因。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有人反映他用美国进口的20桶汽油清洗家里墙壁油漆。由此曹漫之因“浪费国家财物”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调离上海市委,到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编纂室当了一名研究员。此时的曹漫之年仅38岁。华东政法学院成立时,又被调到学院任教。文革时再次受到冲击,被批斗。

  难得之品——回忆曹漫之先生

  1962年,酷爱书画的曹漫之先生(其实,凡当年华东政法学院的人,都更习惯敬称他曹院长),为玉成浙江方面的特殊需求,舍别了他用四张八大山人、两张石涛,再加两张其他古画换来的那件明代徐文长书法巨幅。作为酬谢,对方出诸多名家之作,请他任选若干。最后,他只取了一幅鲁迅先生的自书诗迹,珍护终身。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雅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