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林一山

2015-06-11 10:02:00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

  

  林一山,1911年出生,山东省文登市泽头镇林村人。193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后,任学校中共中心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七?七”事变后,受中共北方局和山东省委派遣,林一山回到胶东,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进行武装起义的发动工作。自1937年11月起,胶东特委派林一山到威海开展统战工作。  1937年12月,中共胶东特委重建,理琪任书记,吕志恒任副书记,林一山等任中共胶东特委委员。1938年1月15日威海起义后,中共胶东特委决定成立胶东军政委员会,同时成立“三军”司令部、政治部,林一山任胶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三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2月13日,林一山与理琪、宋澄等率领“三军”一部攻打牟平城,取得胜利。1938年4月起,林一山先后担任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三军”总指挥,胶东区党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和统战部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胶东行署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林一山先后担任青岛市委书记兼市长、安东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辽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  1949年夏,林一山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干部团秘书长,协助团长谭政率领一万四千人的南下干部,直赴中南地区。南下团到达汉口时,中央电令林一山任中南水利部部长。他潜心钻研专业知识,很快就完成了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后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下,林一山负责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他主持制定了长江流域规划,确立了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规划方针。明确流域规划以三峡为主体,由防洪、发电、灌溉、排涝、航运和向相邻流域调水等计划组成。作为新中国领导三峡工程研究的第一人,林一山不拘泥于世界权威专家所选的南津关坝址,重新选定三斗坪为最优坝址;把三峡工程摆在治理和开发长江的主体地位,并将各项水利技术研究工作纳入兴建三峡工程轨道;提出用修“母子坝”即修建三峡和葛洲坝两个工程的办法,解决三峡大坝以下河段航运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林一山历任中南军区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区农林、水利部部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1958年,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1972年,任长江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1979年,任水利部顾问。全国人大第五、六届常委会委员。林一山在水利事业上,特别是在治理长江的水利工程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毛泽东主席曾称赞他是“红色专家”“长江王”。“葛洲坝二、三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项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林一山不仅为三峡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还为南水北调工程呕心沥血几十年,提出了“高水高用、低水低用”,从东线、中线、西线向北方调水的设想,耄耋之年还多次到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寻找南水北调线路。198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话说长江》专题节目,林一山任总顾问。晚年双目失明,仍关心长江水利事业。2007年12月病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