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寿庭
本文是要介绍游击队对于抗战的贡献。尽管有些深具偏见的人,未能给予游击队应有的重视与公正的评价,但我的论点是肯定的。这并非笔者曾是一个游击队员的敝帚自珍,事实如此,不容否定。当然,游击队良莠不齐,有的作恶多端,已给国人留下恶劣的印象,但这只是此中的害群之马,瑕不掩瑜,不能以偏概全,一杆子打翻一条船。社会史学家说过:“历史是社会上所有成员组成的,不仅是秀异分子而已。因而即使是被遗弃的人,也应该有他的位置。”现在故不论游击队的功过是非,谁也不能否认,它在对抗异族侵略的战争中,曾担任过一个积极的角色。
有“崂山之狮”美誉的青岛市保安总队(以下简称青保)在代市长李先良先生的领导,总队长高芳先先生的指挥下,以崂山为根据地,与强敌周旋,运用不打硬仗,避实击虚,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敌进则退,敌去我来的游击战术,使敌人防不胜防,疲于奔命,穷于应付,创造了辉煌的战果。
谈到崂山当为国人所熟知,富山林之美,寺庙之幽,重山深谷,形势险要,敌蹄不易到达,用为游击基地,最是理想。青保就在这里,写下了有血有泪的抗战史诗。笔者曾在这个团体里流过汗,流过血,也在这里创造了我的人生。不过崂山紧靠青岛,仅一小时车程距离,在这里打游击,无异在老虎头上拍苍蝇。所以敌人想尽办法,要拔除青保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曾动用飞机,调集大军,有五次所谓“强化治安运动”,但均属徒劳。在故乡流行着一句俗话:“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句话,在青保弟兄们的心中形成了无比的安定力量,因而无论怎样艰难绝不离开崂山。青保就以在艰弥历的精神,在最恶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当时的物资奇缺,武器更是困难。高总队长认为要生存要充实,只有向敌人动脑筋。他提出的要求是,穿的用的要取之于敌,用之于己;武器弹药要取之于敌,再用之于敌。此一任务便落在特务队队长许京武的肩膀上,京武是青保的灵魂人物,许多艰难任务,都在他的策划领导下完成的。他的得力助手,王在田、王安宫、宋作珍、戴义云、许方兴等都是此中能手。这是一种斗智不斗力的特务工作,必须是聪慧、机警、灵敏,而且要胆大心细。他们是一群不怕虎的初生之犊,都具备着这些条件。凡交付的任务,制裁汉奸,打击奸商,夺取敌人武器,在他们万全的计划下,均圆满完成任务。大量布匹武器,一夜之间,搬上了崂山。因限于篇幅无法一一写出,就中具有代表性之荦荦大者,择要记述,以见游击队生存发展之道。
一、解决衣的问题。青保弟兄有时冬着夏装,主要原因,敌人管制物资,来源困难。在青岛的富士、兴亚两个染织厂,是敌人被服供应中心,品质优良,库存丰富。在许京武、戴义云两人的策划下,率武装干部,并发动附近市民协助作扛夫,条件是每人扛出三匹归公,多余的归己。此一鼓励方式,使市民踊跃参与,两次进厂劫取布匹,先后劫取出黄卡其布等1200余匹,充实了青保的被服厂,也满足了参与的市民。这些市民食髓之味,以后还向青保探询何日再进厂搞布。使民有道,协助抗战,民乐为之用。两次劫布在敌人全无防备或轻微抵抗下进行,毙敌岗兵一名,我阵亡列兵辛承迪一名,堪称顺利。
二、武器补充。游击队的武器部分来自民间,部分设厂自制,但土造枪品质极差,生产量也缓不济急。青保另循三种方式向敌人寻求补充。一是以大吃小伺机击敌伪,掳获的战利品;二是策动伪军伪警携械反正,充实了人力,也充实了武器,最是理想;再一种办法是,深入虎穴,向敌人的军火库下手。最成功的一次是解决日本商业学校。该校为日本军训所,库存大量械弹。因该校设于市区,故疏于防范,仅设岗兵一名。许京武侦知此情,认为有机可乘,便派戴义云利用黑夜,率必要武装人员,以神鬼难测的迅速行动,顺利地完成任务,共夺取步枪213枝,轻机枪4挺,子弹5000余发,搬到预先停泊在近海的渔船上,一夜之间,从容地到达了崂山。此役刺杀敌岗兵一名,我无伤亡,均安全返回。游击队如此大胆,在敌人心脏地带行动,简直是无法想象。在这期间,先后以各种方式,积少成多,由敌人手中补充的武器,共计步(手)枪1500余枝,轻机枪10挺,弹药无算。这些武器性能优良,用来杀敌,最是得心应手。
三、肃奸工作。抗战初期,汉奸横行,他们甘作日本鹰犬,丧心病狂,摧残自己的同胞,其罪恶比敌人更可痛恨,必须予以无情的惩罚,以儆效尤。因而肃奸工作便成为青保另一重要任务,就其恶迹昭著者,先予铲除。徐正兴为日本海军高级密探,乔智金为日本宪兵队嘱托。两奸狐假虎威,危害地方,并陷害抗战同志,商民切齿痛恨,派分队长辛承清先后予以制裁。顿时大快人心。肃奸的政治意义甚大,青保的声名,因此不胫而走,也震惊了敌伪汉奸。对敌人所造成的恐惧心理,确实发生了吓阻作用。伪军汉奸的嚣张态度,显然大为收敛。 四、清除据点。敌伪迭次进犯崂山,均铩羽而归,因而视青保如猛虎在山,不敢轻易行动。尤其青保的市区工作,更使敌人伤透脑筋。为彻底消灭此一心腹之患,1943年春,向崂山大举进犯,同时在崂山实行据点政策,于登瀛、黄山、大崂等八地,构筑碉堡,经月余竣工,派伪军驻守。这些据点,扼崂山之咽喉,对于以崂山为基地的青保而言,是绝大的障碍。不予铲除,不但无法活动,甚至将影响生存。最难忍受者,这些碉堡,临风矗立,长了侵略者的锐气,也象征着中国人的耻辱,必去之而后快。黄山据点,威胁最大,碉堡两座,控制着崂东惟一通路,必须先予铲除。不过碉堡都是钢筋混凝土三层楼的建筑物,非常坚固,且周围挖壕沟设障碍物,接近十分困难。游击队的力量攻坚,是不可思议的,且因保一旅曾派主力攻击不下,驻守伪军有恃无恐,更是嚣张。第二大队是青保的主力,大队长于承芳受命打第一仗,任务至为艰巨,成功则崂山局势完全改观,失败青保在崂山将陷于绝境。承芳大队长思虑周密,稳健富创见,召集干部几经研商,决定了攻击方式。派特务队长许京武、分队长王在田分任两碉堡攻击指挥官,各率领一个奋勇中队,配备的特种武器是方桌两张,各复浸水棉被两床(子弹不易射透)配合黄色炸药,爆破碉堡。许京武、王在田足智多谋,胆识过人,遇事沉着镇定,是最佳人选。对于攻击任务,经过刻意设计,细密分工,并由分队长阎学科、日籍班长渡贯锋一分任爆破队队长。行动前先礼后兵,对伪军劝降无效,即下达攻击命令。王在田负责先攻西北山顶之子堡,攻击开始,杀声四起,克难装甲车——方桌两张,掩护爆破队前进,激战约一小时,爆破队进至碉堡下,安放炸药后,均撤退至安全地带,数分钟后,轰然一声巨响,碉堡应声倒地,沙石冲天,伪军非死即伤,已顺利完成一半任务。此时士气益壮、许京武乘胜指挥所部,攻击位于海岸之母堡。此处为主力所在,攻击方式完全如法炮制,虽经伪军顽抗,仍是顺利攻克。此役共击毙伪军21名,俘虏副中队长贾惠卿等士兵40余名及全部装备。我阵亡上士刘永世等2名。一战成功,黄山据点清除,崂山局势从而改观,青保的弟兄们更是士气如虹。高总队长鼓励有方,第一大队长孙克送,第三大队长董修璋,均勇敢善战,轮番上阵谁也不甘示弱,大崂、柳树台等7处据点,均在1944年9月间,一个月内悉予解决。敌人则兵败如山倒,已成惊弓之鸟,兵力薄弱的张村、下河等据点,均自动撤出。至此崂山乡区已为青保完全控制,敌人也不敢出动骚扰。此役给我的信心是:小小的崂山问题,日寇都解决不了,要想征服中国,岂非梦想。
五、一次歼灭性战役。1945年我已胜利在望,敌人困兽犹斗,作垂死的挣扎。驻李村之敌,黑须部队80余人,于4月14日上午8时许,进犯登瀛防地。适我特务大队长许京武,第三大队长董修璋,均率部驻在附近山村,他们侦知敌人兵力,敌寡我众,机会难得,经过一番研究部署,先将敌人诱至村外,形成四面包围,我以优越条件,与敌展开血战,激烈战斗持续达6小时之久,敌已伤亡殆尽,能战斗者不过30余人。我军包围圈逐渐缩小,敌人已无法再战,相率向附近之山洞——石屋岩奔逃。我军乘胜追击,展开捕捉战。但敌人窜入山洞后,仍凭险顽抗。我军正可瓮中捉鳖,但因洞中火力炽烈,无法接近,乃收集木柴进行火攻。看来敌人全部就歼,只是时间性了。但天不灭曹,李村之敌因黑须部队久未回巢,料必崂山落难,即派军驱车驰援,我军不得已放弃最后歼灭敌人的机会,残敌得以生还。此役共毙敌37名,伤25名,俘虏木村武夫等7名及部分武器。我分队长毕岸江,王木桢及士兵5名,不幸壮烈牺牲。此役有两件极具趣味的事,值得一提。一是分队长王在田率一班日本兵攻敌。班长渡贯锋一等都是神枪手,各为其主,被他们消灭了不少敌人。对日抗战青保用日本兵当打手,算是抗战史上的佳话了。另一件事是,此役敌人伤亡惨重,我正虑其报复之际,敌酋黑须竟托请崂西区长曲京轩向高总队长提出“以惠民壕为界互不侵犯”的要求,高总队长的答复是:“他有能力就消灭我,我有能力就消灭他。”嘱请回告黑须。高总队长敌我分明、正气磅礴的精神,令人敬仰。
六、日军来降伪军反正。在青保的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是,日本的厌战军人,视崂山为天堂,以青保为庇护所。同时在青岛的其他外国青年也联袂而起,投效青保,参与抗日行列,寻求他们更有意义的人生。1943年6月2日,第一个日本兵渡贯锋一携械来降。以后接踵而至者,连同其他外国青年共30余人,中有加藤茂、柴田芳子一对恋人。这些外籍兵员,以后都成为青保的生力军。当青保鼎盛时期,官兵增至5000余人,成员中有日本人、高丽人、俄国人和犹太人。影响所及,伪军也人心动摇,自寻出路。1944年3月2日,王哥庄伪自卫团官兵167人,全部反正,携械来归,使青保阵营更为强大。敌伪竞相弃暗投明,既象征敌人败亡之日为期不远,亦可显示青保声誉之隆,已为中外所景仰。至此,青保对于崂山已完全控制,敌伪敛迹,四境安谧,一片太平气象,因而政令大行,及于市区。伪青岛市商会会长人选,必须经我市府同意,方有安全感。谦祥益老板时品三的出任会长,还是经市政府征召的。此时市区的特务工作,大为开展,杀敌除奸,定时炸弹,经常制造震撼。戴义云更是大显身手,他一身是胆,出入市区如入无人之境。他有时在人群中大喊一声:“青保来了!”有时化装伪警官,出入岗卡自称戴巡官,神出鬼没,制造恐怖,完全无视敌人的存在。因而策反工作更为顺利,伪警察机构海西分局、大港车站警务段等先后予以解决,兵员武器收获丰硕。同时日本兵营及跑马场的战马20余匹,也神秘地到了崂山(笔者有幸也分享到一匹)。此时青保之名,声震遐迩,敌人应对无方,伤透脑筋,友军更刮目相看。这是青保的黄金时代,部队也由保安总队扩编为保安师,成为一支坚强的抗敌力量。
当我执笔为文时,心情振奋,犹如重温抗战旧梦,仿佛置身崂山,闻到泥土的芬芳,也宛如重拾当年饮马白沙河、驰骋山野间,有我无敌的那份壮志豪情。
(崂山区政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