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反攻作战 |
1945年8月26日,冀鲁豫军区大反攻第二阶段开始。8月26日,解放定陶县城。9月5日,攻克成武县城。9月18日7时,攻克曹县城,毙伤朱晓堂部600余人,俘伪团长王秋濯、赵子诚以下2000余名,缴机枪...[详细]
大反攻第一阶段的任务是进攻大城市。1945年8月14日至23日,第一军分区(泰运)部队攻克东阿、平阴、肥城等县城,配合山东部队向济南逼进。第八军分区(运西)民兵2000余人,于15日围攻并解放鄄城...[详细]
1945年9月13日,八路军渤海军区主力一部将伪武定道皇协军张子良部6000余人包围于无棣城,至17日夜,将其全歼,并击毙张子良。26日,八路军渤海部队对商河县城发起总攻,全歼守敌,俘伪军4500...[详细]
1945年8月14日,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招远、莱阳、掖县等城的伪军,全部涌入平度,城内驻有日军600余人,伪“绥靖第八集团军”王铁相部,伪“国民自卫军”第十二师张松山部及顽军...[详细]
8月16日,临沂日军逃往枣庄。8月17日,八路军滨海军区、鲁中军区各一部向守城伪军发起攻击。经26天激战,至9月11日上午7时,完全占领临沂城,歼伪军2000余人。临沂城的解放,使鲁南、鲁中、...[详细]
9月7日晚,八路军鲁南军区第八师向徐州外围的孤立据点峄县发起攻击,至8日凌晨2时,全歼守城伪军1500余人,日军200余人于8日晚突围逃往枣庄。[详细]
滨海军区于9月5日向驻诸城伪军张步云部发起攻击,迅速占领全城,俘伪军2100余人。9月8日,日照守敌弃城逃窜。诸城和日照的解放,使滨海区北部除诸城东南的泊儿镇以外,完全成为解放区。[详细]
由于美、蒋、日、伪加紧勾结,使八路军夺取大城市的计划难于实现,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改变方针,强调以必要兵力着重于夺取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并争取控制重要铁路路段。根据上述指示,各...[详细]
1945年8月,鲁中军区部队向济南及胶济铁路西段、津浦铁路济南至兖州段沿线的日、伪军进攻。8月19日攻克临朐县城,22日攻克重要矿区博山,23日攻克莱芜、益都,25日解放淄川,26日解放章丘,2...[详细]
1945年6月22日至27日,滨海军区在鲁南军区配合下,对盘踞郯(城)邳(县)边一带的伪“剿共军”梁钟亭部发起攻势,歼敌500余人,生俘梁钟亭。7月12日夜,滨海军区对郯城西郊之敌重要据点马头镇发...[详细]
1945年6月10日,渤海军区对蒲台县城发起突然攻击,攻战蒲台城及附近据点,歼灭日军一个中队另一个小队,以及部分伪军。接着,各部队又攻占滨县。此役,共歼灭日、伪军3400余人。[详细]
1945年2月11日,胶东军区对赵保原驻地玩底(今莱阳万第)发起攻坚战。12日,全歼玩底守军五个营,赵保原率残部逃往即墨。14日,胶东军区主力部队又在莱阳以南的左村歼敌三个团。此役,共歼灭...[详细]
1945年2月1日,八路军部队奔袭伪荣子恒部驻地泗水城,对西门实施爆破后突入城内。荣子恒及参谋长企图跳楼逃窜,当即被击毙。此役,共歼日、伪军1600余人。[详细]
1944年至1945年,八路军山东军区先后争取王道、莫正民、张希贤、韩寿臣四大股伪军反正,在全国和全军产生重大影响。[详细]
1944年11月,八路军滨海和鲁中部队1万余人,发起收复莒县城战役。14日19时许,预先化装潜入城内的工兵炸毁东南角碉堡,攻城部队四面登城并向纵深发展。日军弹尽粮绝,于29日弃城逃走。此役,...[详细]
1944年8月24日夜,东海军分区强攻牟平城南日军重要据点水道,全歼守军。此战,共歼日、伪军234人。25日,又将来援日、伪军大部歼灭。30日,文登伪军被迫弃城逃窜。9月2日,荣成伪军600人被迫...[详细]
1944年8月,胶东军区十三团和西海独立团连克大泽山区的大田、马场、七十里铺、下店、小庙后、驿道等敌据点,收复了大泽山区。[详细]
1944年9月1日,鲁中军区获悉“扫荡”滨海的日、伪军2000余人沿沂(水)博(山)公路向临朐一带退却,当即决定在沂水葛庄一带伏击敌人。3日下午,敌人进入伏击圈,经一昼夜激战,毙伤日军300...[详细]
1944年8月15日,鲁中军区发起沂水战斗。经一天两夜的激战,一举攻克沂水城,毙伤日军31人,俘虏日军20人,毙伤俘伪军10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详细]
1943年冬开始,山东抗战进入对日局部反攻阶段。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系列大规模对敌攻势作战。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山东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详细]
1943年11月,为策应北面沂蒙、清河区的反“扫荡”,八路军滨海军区决定发动战役,消除滨海区南面之威胁。1943年11月19日晚,在内线人员的巧妙配合下,化装过的八路军突击队诓开赣榆城门,进...[详细]
1943年11月9日,鲁中军区部队开始抗击日、伪军1万余人的“扫荡”,13日,该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十一团三营八连和七连一个排及营部部分人员于蒙阴县岱崮顶抗击日、伪军2000余人的连续进攻。坚守...[详细]
1943年9月21日,日军1万余人进攻单县和曹县东南地区。9月28日晨,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司令员朱程率部队在曹县王厂西北大堤下集结,遭日军包围。危急关头,朱程率100余人冲向大堤,吸引敌人注意...[详细]
为制止敌人的“蚕食”和策应冀鲁边、清河反“扫荡”作战,1943年1月18日夜,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在代师长陈光、旅长曾国华等指挥下,从80里外奔袭郯城,毙伤日、伪军400余人,俘日军官兵7...[详细]
1942年冬,日寇以4.2万人兵力配以飞机、重炮,向沂蒙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荡”。黎玉率领省战工会、山东军区领导机关会同沂水青年团部队、沂水县区队、抗大一分校的部分人员以及国民...[详细]
1941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机关和抗大一分校校部及部分学员,转移到大青山,被近万名日、伪军包围,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政委李培南等指挥干部学员与敌...[详细]
1941年11月2日,日军调集5万余日、伪军,对沂蒙山区发动空前规模的大“扫荡”。11月5日,日军2万余人向山东分局领导机关、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驻地沂南县留田村一带包抄。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详细]
日军在潘溪渡战斗中受到重创后,于1941年1月15日,纠集两万余人,附汽车、坦克400余辆,在十多架飞机掩护下,对鲁西进行报复性“扫荡”。17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三旅七团及旅直属特务营分...[详细]
1941年1月8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三旅一部采用围城打援战术,在郓城县北部潘溪渡附近的碱场店、侯楼等村,伏击郓城出援侯集据点的日军1个加强中队和伪军一部,毙伤日军软原少佐以下127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