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永远的“常大娘”

2015-06-06 15:15:00来源:德州新闻网作者:
 

常大娘和老伴常培仁(资料图)

    常大娘本名刘相会,1891年生于乐陵市刘玉亭村,因家境贫寒,9岁到大常村做了童养媳。她的丈夫常培仁祖上曾广置田产,富甲一方,可是到了常培仁的爷爷这一辈,就只剩下了三间半瓦房,全家靠种菜卖菜度日。常培仁是家里的独子并且是个聋哑人,这使得刘相会从小就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卖菜时讲价算账都是她。刘相会四方脸,裹小脚,穿大襟袄,抽旱烟袋,常年劳作,体格健壮。虽然不识字,却十分明事理、有主见。
    抗日战争期间,常大娘为保护抗日战士立下了汗马功劳,人们一提起她来,都竖起大拇指赫赫称赞:“好样的,巾帼英雄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秋,中共渤海区第一地委奖给常大娘一面锦旗,上书:“向在八年抗战中立下不朽功勋的革命妈妈常大娘致敬”,挂在一根八九米高的杆子上,竖在大娘的院子里迎风招展。
    如今,常大娘已去世40年,但她爱国、投身革命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她公儿忘私、舍已救人的崇高的思想境界永远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前进。今天,我们怀念这位革命的好妈妈,就是要学习她热爱党、热爱祖国;仇恨敌人,置身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联系我们目前进行的主题教育,有必要让我们回到过去- -八年抗日战争年代,看看那时候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就更能帮助我们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伟大指示的深刻含义和进行这场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
    1937年7月7日号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向华北平原挺进,山河破碎、人民过上了亡国奴的苦日子。但共产党、八路军领导全国人民奋起抗日。肖华司令员率革命纵队驻扎乐陵。当时他才18岁,就担负起了鲁北抗日战争的领导重任,总部就设在朱集镇大常村常大娘家里。
    当时常大娘正当中年,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她和爱人常培仁及儿女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战争的革命洪流中去。白天站岗、放哨、送情报;帮助伤病员做饭、洗衣服、处理伤口。晚上不辞辛苦地挖地道,她为了保护党的领导指挥部正常工作,挖了三条通她家的地道,足以看出她抗日战争的决心和付出是何等的巨大。
    她伟大的举动和革命的激情感动了领导和全体官兵,从司令员到普通士兵都发自内心、亲切的管她叫 “娘”,称她是一位革命的好妈妈。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她曾几次遭受敌人的严厉拷打,但她从不向敌人屈服和出卖组织。她的高风亮节感天动地。
    解放后,她仍然以农为主,从不向组织伸手。1972年她病重期间,县里主要负责同志去看她,问她有什么要求,她说她唯一的要求就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县里派人在她的病床前,郑重宣布她已正式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员。 1974年常大娘去世,享年83岁。1975年肖华司令员来乐陵视察工作,本想去坟前祭拜,因北京来电催回,故留诗一首。
    常大娘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她一生只是默默奉献,从不向政府索取什么,更没有丝毫鞠躬骄傲。终生生活在生她、养她的故土,但她对党的贡献,尤其是在八年抗日战争的付出,可以说是伟大而光荣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她出席过县里第一次、第二次人代会;曾出席过山东省双优大会。她的英雄事迹将载入革命史册、永垂不朽、永放光芒。
    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常大娘这样对革命巨大付出的同志,才能使我们党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战争年代需要党群团结一心;夺取政权后更需要扎根于群众之中,只有深受群众的爱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李延龙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