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志国、特约记者 田国庆
抗战老兵周金魁
走进抗战老兵周金魁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民生路上的家,寻访志愿者们首先被墙上的“照片墙”所吸引。和多数抗战老兵一样,周老住的也是上世纪建造的老房子,房间面积不大,室内新式物件不多,唯有卧室兼客厅墙上的照片墙成为这个家里最靓丽且最吸引人眼球的东西。
与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武部马宏伟政委交流
“老人一辈子没照过几次相,那天参加完活动就让把照片洗出来挂上,来人就给介绍”。和周金魁一起生活也曾当过兵的大儿子告诉志愿者,作为一名抗战老兵,他的父亲有着很深的军人情怀,对和部队有关的一切事情都看得很重。那次接到参加哈尔滨警备区于12月13日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举办“寻访抗战老兵启动仪式”通知后,90岁的周金魁老人一大早就起床催促儿子快点出发,免得去晚了影响老军人形象,不好看。
周金魁与街坊邻居们在一起
正如周金魁大儿子介绍的那样,周老是受邀参加“寻访抗战老兵活动”启动仪式的四名抗战老兵之一,那天参加活动时因过于激动,临上台时禁不住老泪纵横,而哈尔滨市委常委、警备区政治委员韩玉平为他擦拭眼泪的镜头一经电视台播出,也瞬间点燃了整座冰城尊崇老兵、关爱老兵的激情和热情。仪式结束后,很多企业和个人纷纷找上门来,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寻访抗战老兵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这次参加寻访的几个企业家就是放下手头的工作,开着自己的车花着自己的油钱志愿加入到寻访队伍中来的。
通过交流得知,周金魁祖籍河北完县王各庄村人,因父母闯关东来到哈尔滨,于1928年7月在哈尔滨出生。可怜的是,他4岁时父亲病逝,7岁时母亲又抱病而亡,丢下他和两个哥哥无依无靠,成了孤儿。父母双双去世之后,亲戚们看着小哥仨可怜,就分别收养了他们,两个哥哥和亲戚继续留在哈尔滨生活,他则随姨家的哥哥回到了河北清苑县,一边帮着家里种地一边到村里的小学校读书。
介绍照片墙情况
其时的清苑县已被日军占领。据周老介绍,在他姨家村子和附近村子里都驻有日本兵,应该同属一个部队,每个村子大约一个班左右兵力,驻扎一段就走了。由于其时年纪太小,目前很多东西都已模糊,只隐约记得日本兵到村里抓过很多壮丁,有的是修炮楼,有的送到煤矿上做工,他的表哥杨井春就是被日本鬼子抓壮丁死在了外面,具体死在哪儿怎么死的家里一概不知,也不敢打听,有人捎信回来后只是看到姨家的人都在哭。还有,他同学的父亲有一次在街上走着,看到日本兵过来就想躲开,结果刚转身跑就被日本人开枪从后面给打死了。这两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金魁家的“照片墙”
1944年4月的一天,周金魁两个当兵的同学偷偷潜回村里探亲,找他玩的时候向他讲述了部队上的事,鼓励他参军报国打鬼子。想想自己从小的遭遇,想想小日本在哈尔滨和河北的无恶不作,坚定了他参军入伍的信心和决心,于是,等同学归队时他便义无反顾跟着到了部队上,成为晋察冀清苑县大队工兵营的一名战士。
据周老讲,到部队后他配发的第一支枪是套筒枪,五六发子弹,直到1945年上半年,才换成了日本产的保定造和13发子弹。他所在的班共九个人,由于人数少,武器差,一般不主动出击,都是等待上级命令,什么时候让打什么时候再打。他们每次打仗规模都很小,基本都是借助冀中平原无处不在的地道和日本鬼子打游击战,伺机消灭敌人,任务也都是阻止日本人抢粮、伏击小股鬼子。他还记得,1945年4月的一天,敌人下乡抢粮,他们营奉命阻击敌人,那次100多人参加了战斗,双方“噼里啪啦”打了半天,各有死伤,后来直到敌人增援部队赶过来,我方才撤出战斗。
周金魁口述“抗战历史”
让周老记忆深刻的是发生在1945年夏天的一场战斗,也正是在那场战斗中,他光荣负伤,被留在当地老乡家里养伤。由于日本鬼子在各个村都修有炮楼,进入战略大反攻后,我军便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一个一个攻打炮楼,也就是俗称的“拔钉子”。那次,他们连续三天都在攻打敌人炮楼,一天一个。攻打第三座炮楼之前,正好敌人要20个劳工,我方人员就扮作劳工提前进入炮楼。战斗打响后,内应从里面将吊桥放下,战士们蜂拥而至,谁知敌人突然从里面扔出一颗手榴弹,正好在周金魁身边爆炸,将他震落桥下,造成腿部受伤。战斗结束后,他被送到老乡家里养伤,敌人扫荡的时候就钻进地道和鬼子捉迷藏,养好伤的时候,正好赶上日本鬼子投降,他便回到部队,随大部队往东北方向进军。
为寻访抗战老兵志愿者题词
行军路上,周金魁所在部队改编为第三纵队工兵营。从冀中往热河急行军途中,他们每天跑八九十里地,最多一天达150里,爬五座高山,一天只吃两顿饭。作为部队有名的“铁脚板”,他不仅脚上一个泡没打,还兼任了收容队长,帮助掉队的战友扛枪拿东西,被评为行军模范,荣记了三等功。遗憾的是,在攻打大同的时候,他不幸再次负伤,撤退到北京后南下时,由于两次负伤不能远征,再加上当时部队精兵简政,便被安排复员回到了河北老家。
在老家河北王各庄村,周金魁被任命为民兵队长,帮助地方搞土地改革。一年之后,在哈尔滨的哥哥听说了他的消息,写信让他到哈尔滨兄弟们团圆。想想父母去世之后,兄弟三人被迫东西音讯皆无,如今解放了亲人们也该团聚了,他便辞去工作来到哈尔滨寻亲,并被民政局安排到亚麻厂上班。后来的岁月中,周金魁在亚麻厂入党,当工会主席,到一线担任班长,直到退休。
参加寻访抗战老兵活动启动仪式(右一为周金魁)
往事风烟俱尽,今朝换了人间。如今,周金魁老人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工作生活在哈尔滨,一家人虽然经济上并不宽裕,但相处和谐,其乐融融。面对来看望他的志愿者,周老表示,对于现在的生活,他感到很幸福,很满足,尤其是看到国家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大,他打心眼里为伟大祖国骄傲自豪。正如参加“寻访抗战老兵启动仪式”上所说的那样,他再次庄重而言:“革命战争年代,我们靠的是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帝国主义。现如今航空母舰、歼20、东风21系列导弹等大国重器层出不穷,我们国家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年轻人都应该珍惜好时光,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说起这些时候,爱看中央国际新闻频道的周老精气神十足,宛若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