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大众日报记者重访抗日根据地|地雷战故乡海阳、天福山起义发生地

2019-08-19 09:53:00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作者:赵 君 董 卿 杨秀萍 杜文景 彭 辉

青山碧海间红色力量澎湃不息 

\

记者赵君(中)、杨秀萍(右)听地雷战纪念馆讲解员陈同英(左)讲解地雷战。

\

记者杜文景(左)采访天福山起义领导人之一张修己之子张延滋。

抗日战争期间,胶东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海阳,遍地开花的地雷战令敌人闻风丧胆,军民同心创造出以弱胜强、以土败洋的奇迹;在天福山,中共胶东特委创建了胶东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如今,战争硝烟早已散尽,革命精神在此生根发芽、代代相传,这片红色热土处处澎湃着奋进的力量。

地雷巧布破敌胆尝新试新写新篇 

——重访地雷战故乡海阳 

□本报记者 赵 君 董 卿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杨松涛 侯俊南

“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当年日寇入侵,山河危难,海阳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起地雷战,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7月,记者踏上地雷战的故乡海阳市,追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探寻地雷战精神的时代意义。

从地雷到核电 

敢尝新事物敢闯新路子 

行村镇赵疃村,是当年海阳地雷战的主要战场。

7月27日,还没进赵疃村,我们远远望见村东的信号山。山上树木茂密,郁郁葱葱——它们是与当年传递敌情的信号树一起栽下的吗?信号山脚下,一颗硕大的仿制地雷,静静地躺卧在路边,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海阳地雷战全国闻名,但是在抗战期间,海阳人民是借鉴了外地经验,才推广了地雷这一武器。当时,平度大泽山区民兵创造了使用地雷的战法。1943年,海阳推广这一战法。“地雷战不和敌人正面对决,能够很好地杀伤敌人,又保存自己,很适合民兵作战。这一新事物很快为海阳民兵所接受。”海阳市博物馆馆长张真说。

赵疃村党支部书记赵文欣今年57岁,小时候听过地雷战的故事。他对我们说:“当时赵疃村派民兵队长赵同伦和民兵赵守福、赵乾江去学的。三人年轻又好学,又都有在山上埋炸药炸石头的经验,很快学会了使用地雷。”1943年秋天,学成归来的民兵队长和两名民兵,在赵疃村西南的路上埋下两颗铁雷,炸死炸伤日伪军13人。首战告捷,掀开了赵疃村轰轰烈烈的地雷战序幕。与此同时,地雷战在海阳全面开花,从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地扩展到全县。

勇于接受新事物,今天的海阳人传承了前辈的精神。

海阳在新时代的一个标签是核电。我省首个核电站、全国首批将最新的三代核电技术从图纸变成现实,海阳围绕核电,形成了集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核电产业集群,并形成以核电为主的新兴产业群。今年上半年,海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84.9%。

海阳核电园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高元华认为,海阳之所以能够发展核电,除了地理条件符合要求外,还与这里的干部群众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很大关系。

这么多年来,海阳核电一直顺利发展着,继1号机组和2号机组分别于2018年10月、今年1月投入商运后,目前3、4号机组现场已经具备开工条件,5、6号机组前期准备工作正扎实开展。

“没有铁雷造石雷” 

创新精神助“老树开新花” 

“铁雷不够用,村里就发动大家造石雷。”赵疃村老民兵赵乾江的儿子赵克忠,今年54岁,一谈起父辈出新招、想巧法打鬼子,充满自豪。赵疃村满山遍野是石头,民兵们采来石头,再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方做好炸药,把炸药装到石头里做成石雷。

“新点子多了去了!”全国民兵英雄于化虎之子于永周,一谈起这个话题同样兴奋。“敌人来排雷,我们就研究出‘子母雷’,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敌人让老百姓在前面踏雷,我们就发明‘前踏后炸雷’,把群众让过去,专炸后边的鬼子……听我父亲说,共发明了十余种雷、三十多种埋雷方法。”

“地雷战精神饱含创新精神。”海阳市委书记刘宏涛说,“这深深融入海阳人民血脉,如今正推动我们进行产业转型。”

海阳是全国三大毛衫生产基地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毛衫加工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创新不足、没有自主品牌等原因,这一产业困难重重,企业数量由鼎盛时期的600家缩减为400家。

为走出困境,海阳首先从创新入手。2017年,市里投资5亿元建立毛衫产业创新园,在创新园内建设候鸟式设计师小镇,吸引国内外设计师进驻。现在海阳毛衫创意不断,每年研发新式样6000款。市里还推出一个创造性做法,利用地域名气注册“海阳毛衫”集体商标。“大树底下好乘凉,很多企业依靠地域品牌迅速做大。”海阳毛衫产业协会副会长杜军海说。此外,海阳毛衫还发展个性化生产、电商销售。目前海阳毛衫企业已发展到近500家,纺织产业产值超过150亿元。

“老辈们守住的家园, 

要发展起来才好” 

7月27日,赵疃村信号山下,我们拾级而上。77级台阶之上,地雷战纪念碑巍然耸立,“地雷战精神永存”七个大字遒劲有力。旁边陵园里,赵守福等十多位英雄长眠于翠松之间。没有了战火硝烟,一切是那么平静。

“在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誓死保卫自己的生存家园,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创造出以弱胜强、以土败洋的奇迹。”海阳地雷战纪念馆讲解员陈同英的话,回响在我们耳边。

“青山绿水,多美呀!”站在山上,赵文欣由衷感慨。“老辈们守住的家园,要发展起来才好。”顺着赵文欣指的方向远眺,记者注意到,穿村而过的一条柏油路格外显眼。“那条路上也曾埋过地雷炸鬼子,也是条英雄的路。过去是土路,一下雨根本没法走。”赵文欣说。去年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连片治理工程,村里修了3条柏油主路,出行方便多了。

路修好了,赵文欣又憧憬着利用地雷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现在省里已经批复赵疃地雷战遗址保护规划,抗日英雄故居修缮一期工程也已顺利完成,二期工程方案也已经出台,信号山遗址展示利用方案正在制订。下一步,将按照规划推进工作。”

现在,海阳市正挖掘红色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推进红色旅游。

一座新的地雷战纪念馆将很快建成。“新馆展陈面积近4000平方米,采用沉浸式、声光电等现代展陈形式,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海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林森说,为了丰富展陈内容,他们先后走访91个村,采访当事人或英雄后代830人,集中拍摄了13位老民兵英雄视频资料。

与纪念馆相隔10多公里的地雷战旅游景区,于2007年投资2.7亿元建成。这里是轰动全国的电影《地雷战》的拍摄地。这个偏居小镇的景区,去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地雷战旅游度假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于杰说,他们还将不断完善景区项目,吸引更多游客。

地雷战元素遍布海阳全市。在质地细洁的海阳金色沙滩上,七组158米长、7米高的地雷战主题沙雕巍然矗立。站在沙滩上,向前望,大海浪涛澎湃而来;回望赵疃村,历史回声隆隆不断。这里的人民不也这样吗?正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大步向前走去!

英雄天福山“烽火”代代传 

——重访天福山起义发生地 

□本报记者 杜文景 彭 辉

威海市文登城区东20公里文登营镇,天福山峰峦连绵、林木茂盛。山路两旁高耸的虎皮松、保存完整的中共胶东特委临时会议遗址、傲踞山顶的“天福山起义纪念塔”,仍诉说着那段胶东人民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

1937年12月24日,就在这座“英雄山”上,中共胶东特委创建了胶东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了胶东抗日第一枪。

时光荏苒,天福山革命精神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如今文登区红色产业框架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西洋参产业蓬勃发展,界石镇梧桐庵入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新时代,红色基因生机勃勃。

前有胶东十二姐妹 

今有女子民兵班 

了解历史,才能理解历史、回应历史,才能更好地传承。

“天福山起义不仅仅指1937年12月24日起义仪式当天,而是从这天直到1938年9月18日起义队伍正式编入八路军序列这一光辉历程。”说起这段历史,文登红色胶东研究会会长许建中如数家珍。

1938年初,12名女青年同一天到达文登大水泊镇,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成为著名的王氏十二姐妹。如今这段红色故事还在延续——今年3月8日,天福山女子民兵班正式成立,主要担负天福山起义革命历史的日常讲解任务。

讲解员不同于一般的导游,必须要有以丰富的知识吸引人、充沛的感情感染人、得体的举止打动人的本领,才能达到理想的解说效果。

建立图书室、开展红色调研、重走当年起义的路线……为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女子民兵班不断深挖展板背后的故事,对革命的艰难理解得更透,对前辈的情感更深更浓。

“当听了饱受风霜的103岁老人、刘福考烈士的遗孀王淑贞奶奶讲述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的故事,一个个英雄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女子民兵班副队长田淑丽说,“之后再讲解也由以前的生硬、缺乏激情,变得生动、富有感情。”

“女子民兵班每个人的讲解词都不一样,都是根据自己对这段红色历史的理解编写的,而且常讲常新,针对不同的听众群体也不尽相同。”女子民兵班班长邹瑰馥告诉记者,“经常在家里背词串词,连在一边玩耍的孩子都会背了,背错时还能给提个醒。”

7月中旬,记者蹲点采访期间,茌平法院组织部分干警到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参观学习。“听了这段革命历史的讲解,很受震撼。”茌平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保军说,“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决踏着烈士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离开纪念馆时,田淑丽又开始接待下一个参观学习团。“天福山是胶东的红色地标,堪称‘江北井冈山’……”讲解词回荡在山林之间。

“全域红”文化品牌 

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叮叮咚咚……清脆悦耳的风铃声随风飘来,村口的茅草凉亭古韵悠扬,闭上眼睛深呼吸,空气中满是湿润清甜的气息。

7月18日,记者走进全国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界石镇梧桐庵,感受小山村的“红色蜕变”。

以昆嵛山革命纪念馆为中心,结合周边自然景观和各色特产,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梧桐庵村以此为村民谋福利。

“我们已经举办了十五届昆嵛山樱桃节,今年我家四亩樱桃卖了6万元。”村党支部书记于震国告诉记者,村里民宿、农家宴都很红火,旺季时路两边停满了车,长队能排到村口几十米开外。

坐落在村内荷花湾旁的一家民宿格外引人注目。村民张华霞是这家店的主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把女儿女婿喊回来帮忙,今年民宿挣了4万多元钱。”她告诉记者,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以来游客多了不少,全国各地都有。“樱桃园加上民宿一年能有7-8万元的收入,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能量,在深度传承中焕发出新时代光芒,梧桐庵是文登区红色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

文登区围绕天福山多处自然景点,优化休闲旅游路线,打造以红色旅游体验、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复合型红色旅游景区。东、西、中、南覆盖文登区全域的红色产业框架不断完善。

按照“大整合、全对接、塑品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思路,文登区将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整合,与旅游产业及其他产业对接,不断打造有影响力、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红色文化品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红色基因激励干部群众敢闯敢干 

从8粒西洋参种子到5.5万亩全国最大西洋参主产区,文登区创造了西洋参种植的奇迹。7月19日,记者采访到了这一壮举的传承人王文水。

刚从广东考察回来的王文水有些感冒,但一聊起西洋参,他目光也仿佛更加明亮。

1980年,王文水退伍回村。1981年,拿着岳父王继振从省药材公司带回的8粒西洋参种子,一头扎进试验田。“从山上到山下大田试种,因为摸不清西洋参的生长环境,第一年试种失败了。”王文水说,为了搞清楚原因,他和岳父王继振整夜山上山下测量温差,最终筛选出“含磷改良土壤”作为最佳土质,走出了农田试种西洋参的关键一步。

在王文水示范带动下,西洋参种植以口子李村为中心在全镇大面积推广,现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参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60%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

在政府部门主导下,2017年西洋参(文登)交易中心正式运营,在种植端,为参农提供指导服务,提供销售平台;在加工端,为市场提供优质的原产地产品。

进入新时代,文登人继续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敢闯敢干,勇于担当。在威海市首创“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项目“模块并联+容缺预审+承诺补齐+全程网办”机制。德国生态健康饮品项目从拿到土地出让合同到领取施工许可证仅用了5个工作日,刷新了威海市建设项目快速审批的新记录。

在文登经济开发区,迈士腾电子有限公司落户时遇到扩大规模找不到合适地址等问题。了解这一情况后,开发区管委会五天内拿出了三套新址方案,现场办公。从制订方案,到顺利搬迁,仅用了三个月,公司就已经开始满负荷生产。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表明源于“天福烽火”的红色基因已融入文登人的血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化作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强大精神动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