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红山枣》主创:用平民英雄人物展现抗战精神

2015-08-24 15:01:00来源:大众网作者:高崇敏 赵洪栋
您没有安装flash插件,无法播放视频,请点击此处下载安装最新的flash插件

访谈现场

《红山枣》主办单位——平度市老干部局局长赵培聪做客大众网。

《红山枣》导演龚鲁阳(右)、编剧谢维衡(左)做客大众网。

《红山枣》编舞张瑞芬(右),副导演、“山子娘”饰演者李兴婷(左)做客大众网。

  大众网济南8月24日讯记者 高崇敏 赵洪栋)8月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平度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主办,平度市老年大学承演的抗战题材音乐剧《红山枣》在济南上演。一群“业余”演员将根据地乡亲在民族大义面前坚定的信念、自觉的担当和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红山枣”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近日,《红山枣》部分主创人员——平度市老干部局局长赵培聪,《红山枣》导演龚鲁阳、编剧谢维衡、编舞张瑞芬,副导演李兴婷做客大众网演播室,与网友分享了这部抗战题材音乐剧的创作历程。

  平度退休老干部用音乐剧表达爱国情怀

  主持人:创作这部剧的初衷是什么?我们也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做了大量工作,赵局长,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都有什么呢?

  赵培聪: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老干部必须要表达点什么,那就是通过编排我们的红山老音乐剧,要表达一种民族情怀,就是民族大义重于天,所以我们有了这样一个音乐剧的诞生。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也不是场记,也不是设备,目前呈现到舞台上的时候,我们120人的剧组,当时刚开始选的时候,一个人也没有。可以说老年大学的人太多,几千人。这一点我想我们的张导负责初选演员的时候,他最有体会。未来的老干部工作就要抓住离退休干部这样精神文化生活主线,在重大历史节点,这都是我们要进行文化创作的一些非常好的时机,有那么好的主创团队,肯定要走下去。我们是一支65、76部队,平均年龄65岁,最大年龄76岁,人物除了10个学舞蹈的孩子,还有4个年轻演员之外,其他人平均年龄65岁,全是我们老年大学的教师、学员。演出之后我感觉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引爆了社会的正能量,大家边看边被感动着,把这个感动传递到社会,同时我们引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那就是民族大义重于天。所以抗战70周年,我们平度老干部率先唱响抗战歌,感觉到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

  《红山枣》精神是“信念、担当、奉献和牺牲”

  主持人:我们也是了解到《红山枣》在制作之初是没有资金,也没有专业的演员,那创作过程当中,也应该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都是怎么来克服的?

  龚鲁阳:这是一台大型原创的抗日题材音乐剧《红山枣》,我们知道搞一台戏是非常难的,常言说十年磨一戏,尤其是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是从来没有登过舞台的一些平度老干局的干部,管理人员,还有工作人员,还有老年大学的一些教师、学员这样的群体。但是由于这个群体有好的领导、好的干部,所以上下凝聚,团结一心,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我们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说不是让大家到台上来演一台戏,在舞台上来一次真情的抗战,我们的民族情怀和民族大义这种精气神。大家凝聚到这个位置上,一切的困难就迎刃而解。在舞台上,我们用最简单的这种艺术形式,体现了最赋激情的艺术张力,在演出当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剧场演出的效果非常好。我们这一台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戏,热烈的掌声,有的同志统计过就有17次,还不算微小的掌声,非常感动。

  拍《红山枣》是大家一块的努力,这就是《红山枣》的精神,就是坚定的信念,自觉的担当,甘于奉献和勇于牺牲。其实这是我在排练当中,通过他们的工作人员,赵部长团队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付出,还有我们的老干局和老年大学所有的演职人员这种敬业,我把它提升《红山枣》的精神,其实就是从他们身上提出来的。现在我们把这个已经扩大了,实际上形成了在平度影响很大,甚至可以引领的这么一种正能量,一种民族的精气神。我说这个民族需要骨气,永远需要这种骨气和英雄主义情怀,这是不可缺的。我们需要花前月下,但是我们更需要民族的钢筋铁骨,我觉得戏就提振这种精神,提振我们民族精气神的,就是我们的《红山枣》精神。

  剧中故事源于平度百姓在党带领下的抗日战斗

  主持人:如何讲好故事,是音乐剧的一个重点,在剧本的创作过程当中,有哪些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

  谢维衡: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在赵培聪局长出的题目就是红山枣,我作为编剧,这个题目不是我自己出的,是领导给出的,赵局长出的,他说老干部要率先唱响抗战歌,他就说你写一部戏给我们,我搞过好几部戏了,我说搞个什么戏?抗战剧,我给你出个题目,红山枣。我一想题目,马上脑子里有这个形象,一个乡间的女孩子,她的名字叫山枣。也到山枣山下的村庄里去采访一些老党员、老民兵,这样我就得到了好多素材。就围绕着老百姓救护伤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群众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体现了军民的鱼水关系,也体现了我们山东,我们胶东平度老百姓跟共产党,跟八路军一起团结战斗,战胜鬼子。这个主题就是抗战的主题,军民团结的主题,就是舍生忘死,要救护八路军,要打鬼子。一个好主题,再有一个好故事,设计几个好人物,所以这个剧本就出来了,我觉得为了把这个主题体现好,虽然我们的演员是业余的,本子是没有业余的,所以这个戏就成了。   

  “0基础”老年人排练舞蹈,轻伤不下“火线”

  主持人:我们《红山枣》的演员平均年龄是在65岁,在编舞的过程当中,肯定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张瑞芬:《红山枣》是个音乐剧,里面牵扯着十几种舞蹈,我干了50多年了,第一次碰到这么大的阵营,戏里面牵扯这么多的舞蹈,第一次参加音乐剧的编排。这里面当然有相当大的难度,演员的跨度从6岁一直到76岁,中间跨了70个年龄段。在这中间演员的训练上,演员的挑选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些基础上,这些老年人基本上没有基础,特别是舞蹈基础,跳点广场舞,跳点自娱自乐的还行,但是要跳正儿八经的,龚导演要求的专业素质,我们差得太远了。所以在这段时间当中,我们演员,包括从小的到老的,全部基本上拉伤的、挫伤的非常多,龚导演亲自挨个演员去做工作,这使我们都非常感动,我作为一个舞蹈编导,确实非常感动。一些小小的困难,比如说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这些东西基本上我们都迎刃而解了。遇到一个非常好的领导,遇到一个百年碰不打牌的好导演,我们又有这么好的剧本,我们全体演员的这些热情,用这份热情把整个一些不足盖过了。我哪里不行,半宿起来练,在大路上也练,腾着时间就练,碰着老师就请教。

  克服“语言难题”,用真实情感来饱满人物语言

  主持人:李兴婷副导演,不仅担任了本剧的副导演,同时也担任片中山子娘角色,那您是如何来把握理解这个人物角色情感呢?

  李兴婷:我很幸运扮演了剧中人物山子娘子的角色。这是个音乐剧,对我们来说难度很大,最难克服的就是语言,就是普通话。我们都是平度人,不会说普通话,说不标准。先从一开始对词开始,先从我们对词的时候,我就领着他对词,导演那会儿还没过来,我们先对熟词,再让导演给我们对戏。闹出很多笑话,说什么样的都有。没有办法,我们就想一个办法,查字典,我们就守着字典来定词,你先得看看他们每个人剧中人物的本子,你基本看不清什么词了,全是标的声调。就这么一天天的对,一遍遍的对,最后演到现在这个程度,还是普通话。离标准普通话差得很远,我们是用了真感情了,用了真情。情感是饱满的,我们没办法,没有什么进步了,只能说到这个程度了,那我们就用感情来打动观众,这个剧的成功,不是哪个人的事,整个剧组人心所向,这个凝聚力了不得。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