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一位老人眼里卢沟桥畔的变迁

2017-07-06 17:31:00来源:新华社作者:李舒、毛伟豪、梁天韵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题:一位老人眼里卢沟桥畔的变迁

  新华社记者李舒、毛伟豪、梁天韵

  穿过宛平古城门,漫步卢沟桥,触摸累累弹痕,仿佛听到全面抗战的枪炮声。在中国,没有第二座桥像卢沟桥这样,让亿万同胞刻骨铭心。

  战争:6岁少年染血的记忆

  刚刚设立的宛平记忆文化室里,3000多册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宛平地区人文风俗的图书,为人们打开了厚重的历史之门。

  卢沟桥,距北京市中心约15公里,曾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帝的御笔印证着它昔日的风光。

  然而,1937年7月7日,它成了国耻与苦难的象征。那天深夜,在卢沟桥西一间破旧的瓦房里,6岁少年郑福来被密集的枪炮声惊醒:日本人打过来了!

  一枚炮弹落在郑家北屋西边,到处都是哭喊声,郑福来的小伙伴四春子再没醒过来。学校是不能去了,从此,郑福来的童年记忆只剩下鲜血、饥荒和苦难。

  “我亲历了‘七七’事变和八年的亡国奴生活。”郑福来说,“当时驻守宛平县城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奋起抵抗,我们常去玩的一片小松树林里躺满了牺牲的战士。”

  与赵登禹、佟麟阁一样,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  

  建设:18岁青年的燃情岁月

  1949年10月1日,18岁青年郑福来以卢沟桥镇政府民政委员的身份,前往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从此,他的青春就凝结在了首都建设中。

  1959年前后,卢沟桥人迎来一件大事:供应首都十大建筑的沙石料。

  郑福来说,那时卢沟桥群众日夜奋战在大河滩,精心选采上等沙石料,人民大会堂使用的豆石、水沙、五八分石料,全部出自这里。

  “首都十大建筑里,有我们卢沟桥人的汗水。”郑福来非常自豪。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决策层认为北京应该承载更多的生产功能,要建成全国的“经济中心”。北京永定机械厂、首钢等一批工厂在卢沟桥附近落户,新中国最大的钢厂迅速崛起。

  随着首都建设步伐加快,卢沟桥、永定河和宛平城渐渐“不堪重负”。永定河部分河段干涸,裸露的河床,千疮百孔的大沙坑,河畔风沙弥漫;卢沟桥经常堵车,通行不畅;宛平城内街道狭窄,居民商户众多,拥挤不堪。

  郑福来说:“永定河就像一道伤疤,成了我们心头的痛。”

  1985年,历史地理学泰斗、当时74岁的侯仁之先生在《北京日报》发表了题为《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的文章,

  1986年,北京市成立“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清除了桥面沥青,恢复了历史原貌,卢沟古桥从此不再承担人员车辆往来的交通功能,作为北京市的一处纪念地保留下来。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宛平城的修复、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的建设,卢沟桥畔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地。

  86岁大爷的美好生活

  2017年6月15日,北京蓝天白云,已经86岁的郑福来在屋檐下乘凉。他很高兴:“家里煤改电了,冬天电暖气,不用煤炉子了。”

  这一天,卢沟桥畔的宛平城“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完工,宛平城574户居民彻底告别冒烟煤用上了清洁电,成为“绿色首都”的见证者。

  退休后的郑福来每天会去卢沟桥当抗战史的“义务讲解员”。看着卢沟桥畔的晓月湖和宛平湖,老人的眼里也是碧波盈盈。根据北京市的总体规划,170公里长的永定河将建成一条纵贯南北的“绿色生态走廊”。

  桥畔的宛平古城也焕发新颜。4月之前,占地约1.7公顷的宛平苑公园还是农居混杂地带。“临街全是小饭馆、五金店、出租房,环境卫生脏乱、私搭乱建、噪音扰民,烦不胜烦。”居民刘志英说。拆违腾退,留白还绿。经过2个月的综合整治,宛平地区拆除违建房屋56处、拆迁小院26个院,如今的宛平苑公园,有健身步道、休息亭廊等,成了“城墙下的社区花园”。

  距离卢沟桥不远的十里钢城首钢已完成整体搬迁,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的大本营。精神矍铄的郑福来期待着自己5年后能够在家门口看奥运;5年后,奥林匹克团结、友谊、和平的宗旨和理念,将从卢沟桥畔绽放和传颂到世界各地。

  就像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所说:“卢沟桥现在展示给世人的,不仅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不屈精神,还有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