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5年6月23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世明,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等方面情况。(新华社报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值此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认为,不管中国身处任何时代,都要深刻铭记在抗战中牺牲的英雄烈士们,要让他们抗战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在我们中国的天空。
首先,只有让抗战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才能振兴中华。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把伟大的抗战精神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际行动,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强大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殊死搏斗,战争残酷惨烈、艰苦卓绝、绝无仅有。在抗战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付出了巨大牺牲,使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觉醒,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从抗战前中华民族多次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中国缺乏组织性和凝聚力,一盘散沙,才没有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造成了我们屡次的失败和多年蒙羞。而抗战之所以能长期坚持并取得胜利,靠得就是全国各民族的意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只有让抗战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只有让抗战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才能维护世界和平。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把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化为维护国家主权、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实际行动,坚持正义,追求和平。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历史的发展印证了这一切。但时至今日,日本的右翼势力还矢口否认日本的侵略罪行,公开要求修改“和平宪法”、公开篡改历史教科书、公开“拜鬼”!某些政客如跳梁小丑,玩火伤人。所以,只有让抗战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才能走好和平发展的道路,对某些政治野心家产生威慑。
为此,在这一天更让我们怀念那些为民族解放而做出贡献的爱国志士。比如,孔昭同:为抗日捐光家产。(山东枣庄滕县人)。“七七”事变后,为阻日军南侵,国民党川军邓锡侯部驻守滕县界河附近,孔昭同捐资为川军赶制手套,连儿女们的新婚棉被也献了出来。他说:“不抗战,国就要亡,哪里还有家呢!”1938年3月,日军进攻滕县,孔昭同的儿子孔宪尧和孔宪纲遭日军飞机轰炸而遇难。孔昭同变卖家产,组建军队,身披写着“上尽国忠,下报家仇”的黄缎带,在滕县山区组织抗日武装而奔走呼号。一年之间,与日伪军作战三四十次。1939年3月22日,孔昭同率部在滕县龙岭山下任庄附近,与百多名日军遭遇。他振臂高呼:“尧、纲两儿,其魂有灵,助父杀敌,雪耻报仇!”喊罢,他脱掉皮袄,赤膊上阵,亲率战士与敌厮杀。日军不支,仓皇败逃。孔昭同率部追击20多里方回。1940年4月,孔昭同所部接受八路军改编,被任命为115师曲泗邹滕费五县游击队司令。由于战事频繁,操劳过度,孔昭同积劳成疾,于1940年11月11日与世长辞。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抗战精神其实就是最高尚的爱国主义。只有让抗战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我们中华儿女才会一往无前。
所以,在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在告慰抗战中牺牲同胞的同时,提醒每一名中国人必须不忘国耻,积极地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由此,在笔者看来,“惟有让抗战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才能让我们每个国人、怀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去开拓,去创造,去奋发,去自强,共同为更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才会实现我们民族的真正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