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第六场专题新闻发布会,据介绍,9月2日和3日两天,抗战纪念活动相当丰富:
9月2日习近平将为老战士颁发纪念章
9月3日抗战纪念活动包括
上午,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
上午,举行阅兵式;
中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海内外嘉宾共聚一堂,共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将举行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的文艺晚会,真实再现中国抗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
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抗战纪念活动呢?因为抗战胜利的荣光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每个有骨头的中国人都在抗战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刚刚对日宣战的美国人还处在大战初始的极度被动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坦言,“中国人民的对日作战,此时对美国太重要了。”这时的中国在发生什么?第三次长沙会战重创了日军,而在华北战场上,刚发动残酷“治安战”的十数个日军师团,正掉入敌后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
抗战史画 《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豪》
因为我们——那个被侵略和反抗侵略的年代里,每一个有骨头的中国人,都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诗人桂涛声在1938年5月从太行山回到武汉,他刚刚亲眼目睹了八路军如何在太行山发动广大民众共同抗击日寇。他把一首歌词交给了冼星海,作曲家连夜写成了《太行山上》,周恩来成为第一个听众。当年7月,这首歌在武汉民众抗日歌咏大会上首演,迅速传遍全国。
1945年,胜利日来了。在延安,在重庆,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国的军人和百姓都在忘情地欢呼。胜利日到来前的那14年的每一个日子,都是中国人民的受难日、抗争日、牺牲日。
每个中国家庭都可能拥有属于自己家族的抗战史
哪怕七十年过去,太多的、今天的中国家庭里,或有抗战老兵健在,或者儿孙们犹记得爷爷辈们的抗日故事。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可能拥有一部属于自己家族的抗战史。能乘坐受阅车在今年9月3日走过天安门的抗战老兵,是一个万千群体的代表。无论健在的和已不健在的老兵,正规部队的老兵还是游击队、民兵连里的老兵,曾推过独轮车的支前运输员还是给抗日战士做过军鞋的大娘,他们,就是你我他的爷爷奶奶、乡邻先辈。
那个时代似乎正逐渐遥远,但那个时代里鲜活的人、抗争、坚韧与牺牲,离今天的我们,并不遥远。有七十年前的全民族抗战,才有七十年后的全民族纪念。
抗战精神已注入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今天的我们,正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这是通向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1840年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对其他救国途径的尝试全部碰壁之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个“千辛万苦”里,这个“巨大代价”里,当然包涵着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包涵着数亿中国人的奋战、数千万中国人的死难与牺牲。
资料照片 延安军民集会庆祝抗战胜利
这个金秋,在用胜利日阅兵和系列活动来再次分享抗战胜利荣光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那场胜利的深刻含义到底有哪些?它不仅意味着侵略者的彻底失败,也意味着中华民族完成了一次民族觉醒的过程,意味着中国重新在世界上确立了自己的大国地位,意味着中国人民在寻找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意味着中国人民深切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引导力,意味着伟大的抗战精神从此已深深注入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抗战历史 碑载传承
这不仅是国家民族的荣光,也是每一个普通中国人、中国家庭的荣光。因为对那段历史,我们不仅有口口相传,也有碑载传承。因为我们在七十年以后,不仅在谈及道路选择、讲到民族精神时会感受它,也会在家庭聚会时、在思念亲人时、在追忆祖辈父辈、在体会家风时,感受它,重温它。
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论持久战》
1938年5月,就在桂涛声从太行山赶回武汉准备去找冼星海的时候,毛泽东正在延安的窑洞里,奋笔写下《论持久战》。他在文中写到,“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后来的历史进程证明,这场抗日战争,正是中国的兵与中国的民,一起打赢的。
这份胜利的荣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触摸到。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