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铁白,原名李钧,建国初期,曾任天津市第一任市长黄敬同志的秘书,在黄敬市长身边工作和生活多年,对于黄敬市长支持创立天津医学院并亲自指导学院的建设印象非常深刻,他深情地回忆道:“天津医学院初建困难重重呀!首先是人员,天津作为刚刚解放的大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医学人才汇集,他们的思想情况如何?相互关系如何?怎样一种搭配才能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要干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情,都摆在了黄敬市长的面前。黄敬市长曾不辞劳苦地拜访天津的多位名医,跟他们交朋友,推心置腹地谈话,专家们都很喜欢他,愿意跟他讲心里话。通过细致入微的调研,天津医学院的初建蓝图,已在黄敬市长心中。黄敬市长曾分别拜访各位专家,他平易近人,翩翩学者之风,与专家拉家常式的谈话,谦逊地向对方请教,一点儿官架子也没有,经过反复的调查访问,形成一套方案,按当时国内情况,各地均以内科教授为校长组建医学院,论资格、学识,以杨济时教授为好,朱宪彝教授非常谦逊推举杨济时教授来担此重任,杨济时教授则举荐朱教授学问好,为人亦好,其他教授也纷纷表达各自的意向,在这种团结和谐的气氛下逐渐趋于一致。”
兰铁白继续说:“在这种大好的氛围下黄敬市长召集朱宪彝、杨济时、方先之、金显宅等专家再谈建院事宜,最后决定以朱教授为首成立医学院,各位专家皆参加,以总医院作为医学院实习基地,而后又在财力、人员调配上给予支持,经过3个月时间积极筹备,于1951年6月天津医学院正式成立,当年即招学生,先在南开大学开基础课,后又从各个医院抽调多名医生充实师资队伍。黄敬市长还亲自帮助解决校舍、批给外汇,很快就从欧洲进口了教学仪器和设备,仅仅一年的时间,到1952年10月天津医学院就开学了。”
在撰写《黄敬》传略的过程中,兰铁白拜访了朱宪彝先生和俞霭峰先生,听他们详细讲述了黄敬市长当年支持成立天津医学院,像朋友一样关心和爱护知识分子,两位老先生谈到黄敬市长,谈到往事,娓娓道来,感情至深。
朱宪彝先生说:“黄敬同志懂得知识分子心理情况,入城前就有过调查研究,他懂得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他懂得首先要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是先改造你,改造好了再团结,而是先团结你,让你感觉共产党温暖。他真正知道知识分子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懂得知识分子有爱国心,有事业心,因此,团结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同时,他敢于大胆信任使用(知识分子),让他有职有权,要求工作成绩。
“就说办天津医学院,没有黄敬同志办不了……天津有有利条件,有些医院的医生有教学经验,教临床课没问题,困难是没人教基础课,教师队伍得想办法,黄敬同志当时问我怎么办?我说有办法。从各医院物色临床各科同志,看有多少人愿意改行去学习,学习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寄生虫学,传染病学等,送到和我们有来往的院校去进行短期进修……购买设备,拿显微镜来说,那时还没有成立外贸部,向国外直接订货,向西德,一订200台,400元一台(要找医药公司买得1000元一台),由高教部打一图章,教学用品,免税。那时,关键在于组织纪律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