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授衔,时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的刘涌被授予少将军衔。他说:“党和人民看得起我,给了我‘将军’的头衔。其实,我受之有愧。”“我革命不是为了‘军衔’,而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
刘涌,1914年出生,兴国县五里亭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1军团第2师宣传队分队长,师直属队通信连长、指导员,红1军团第1师1团、第4师11团特派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2团政委兼营长,第2支队支队长,滨海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纵队第2旅5团团长,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刘涌在山东一带率领部队跟日寇作战,条件非常艰苦恶劣,新婚的妻子想随他一同到前方。但因工作需要,妻子必须留在地方工作。刘涌以革命事业为重,坚决服从组织决定,耐心劝慰妻子说:“我们是革命夫妻,为了抗战的共同志向走到一起来了。我很爱你,也非常疼你。但不能违背原则把你当宝贝一样带在身边。我是革命军人,哪能儿女情长?你很年轻,要服从组织的决定,接受战争的考验。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妻子被他真挚的话语所感动,安心地留在地方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军区警备第4旅旅长,第6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6师师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军区第32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12月 8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