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张小波
英雄档案
朱涤新,阳新县太平乡石溪村人。1910年12月11日出生。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共产党。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81年12月至1996年3月任航空工业部顾问。2002年1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战争经历
朱涤新读过3年私塾,后当学徒、做工。1927年3月加入湖北阳新县湖市区农民协会,参加农民运动和鄂东南武装起义。
1930年3月,朱涤新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五军第五纵队第二大队文书。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任红五军第五纵队第二大队党支部书记。先后随部队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以及直罗镇、东征和西征战役及瓦窑堡战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朱涤新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锄奸部部长,成为罗荣桓的部属,参加平型关等战斗。115师进入山东后,尤其是“湖西肃反”后,罗荣桓派他任苏鲁豫支队政委,取代了吴法宪,可见朱涤新在罗荣桓手中的分量很重。同年6月至1943年7月任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黄桥、盐城等战役,参加开辟皖东北和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1948年10月至1949年3月,朱涤新任嫩江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区党委书记。参加解放四平、长春、鼓山和辽沈等战役,曾在战斗中负伤。解放后,先后在湖北和国家部委任要职。
乡邻印象
朱涤新的成长历程受到家庭的熏陶,据石溪村65岁的朱槐彬回忆,朱涤新的父亲曾当过教师,当时在村里也算得是有名的“文化人”。
在朱涤新上学期间,他的老师朱松轩给了很多建议,其中就包括鼓励他去参军,为他开启了另外一扇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朱涤新光荣地参加了红军,之后就随着部队四处打游击。从此,村里人也就中断了他的消息。
“他曾经在黄埔军校学习过,后来跟随彭德怀的部队四处征战。”谈起朱涤新的一些英雄事迹,朱槐彬一脸自豪。
建国后,朱涤新还多次回过阳新,最近的一次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朱涤新的房孙朱槐池回忆,他的爷爷常年在富河流域行船,时常到岩下村(朱涤新少年时住所)串门,而他见到朱涤新的时候是1950年,也是朱涤新解放后第一次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