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王文将军 冀东抗日游击队长

2015-07-28 16:08:00来源:红潮网作者:

  1945年8月、9月,王文率冀热辽挺进第1支队,转战于兴隆、丰宁、隆化敌占区,进驻围场县。当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立即接收了围场县的敌伪政权,成立了围场县第一个人民政府,并出任第一任县长。

  王文将军(1919-1989),原名宋明波,河北省蓟县(今天津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00.jpg

  王文少将照片

  王文将军简介
兰州军区空军原副政治委员
王文将军原名宋明波,河北省蓟县(今天津市)人。1938年参加冀东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东抗日联军16总队大队政委、蓟县游击支队指导员、冀东军区13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2旅副政委、热河军区热南军分区副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9纵27师首任政委。27师的前身是冀东军区独立9旅,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冀东军区由县区游击队扩编的3个分区的警卫团。后任46军138师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空军第二航空学校政委、第四航空学校政委、沈阳军区空军政治
部副主任、主任、中国民航总局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7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副部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室副主任。
  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王文将军于1989年5月18日逝世,终年70岁。
王文少将生平经历
王文,1919年出生,河北省蓟县(今天津市)人。原名宋明波。1938年参加冀东暴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抗日战争开始后,王文任冀东抗日联军第16总队大队政委、蓟县游击支队指导员、冀东军区13团2营教导员。曾到热河开展游击战争,到1942年5月,承德、平泉、兴隆、青龙等游击区连成一片。

  1943年5月28日,王文率2营攻克兴隆县六道河日伪据点,毙敌警察分驻所所长以下17人,俘敌34人。继之,袭击了陡子峪警察分驻所,40多名警察被缴械。6月30日,再次攻克陡子峪据点,歼敌140多人。

  1943年9月起,王文任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13团政治处主任、政委、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2旅副政委、热河军区热南军分区副政委。

  有资料显示:

  1945年2月,王文任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第14军分区13团政委。

  1945年8月、9月,王文率冀热辽挺进第1支队,转战于兴隆、丰宁、隆化敌占区,进驻围场县。当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立即接收了围场县的敌伪政权,成立了围场县第一个人民政府,并出任第一任县长。

  (二)

  有资料显示:

  1945年9月,王文任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12团团长。

  1945年10月31日,东北人民自治军嫩江军区成立,王文任纳河军分区政委。

  1946年2月初,东北民主联军北满军区(1946年6月后属联军总部直辖)成立,王文任嫩江军区(1946年6月拨归西满军区)第2军分区政委。

  1947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冀东军区独立9、10、11旅合编)成立(下辖25、26、27师),王文任27师政委。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划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王文任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27师政委。

  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第9纵队成立,王文任27师政委。

  1948年11月17日,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第9纵队27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兵团第46军138师(属主力师),王文任138师政委。

  1949年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兵团第46军138师奉命改称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第46军138师,王文任138师政委。

  1949年8月4日,长沙获得解放。次日,王文同任昌辉率领138师代表解放军举行了入城仪式。当时,长沙的10万市民出城八公里迎接,高呼“我们的亲人来了”、“大长沙翻身了”等口号。随后,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王文兼任长沙市警备区政委。

  (三)

  新中国成立后,王文任空军第2航空学校政委、第4航空学校政委、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国民航总局副政委、兰州军区空军副政委。

  1979年,王文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副部长。

  王文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室副主任。

  王文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1989年5月18日,王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王文将军故事

  暴动烈火

  田家湾子会议结束不久,中共冀热边特委就从打入伪冀东道警务科的内线朱欣陶处得到情报:八路军第四纵队抵达蓟县靠山集一带,冀东抗日暴动的意图、计划已经被日伪获悉,日军正准备全力镇压。为防止暴动,日伪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一是马上收缴散落在冀东民间的20多万支枪,二是开始抓捕暴动的组织者,在遵化地北头一带组织暴动的洪麟阁家已经被抄,在滦县一带组织暴动的高志远、张鹤鸣、张振宇等人正被日军缉查、追捕。中共中央和中共各级组织酝酿、准备已久的冀东抗日大暴动面临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的危险。千钧一发,形势危急,中共冀热边特委决定:提前举行暴动。

  一、暴动首义

  1938年7月6日夜,中共滦县县委和红军干部李润民连夜召集暴动骨干300余人,在滦县港北村宣布起义。按照起义部署,暴动队伍编为冀东抗日联军第5总队,李润民任总队长,中共滦县县委委员高培之为政治主任,张鹤鸣任副总队长兼参谋长。7日,暴动队伍攻下张各庄伪警察局和盐务局,缴获全部枪支弹药。

  7日,为纪念“七七”抗战爆发一周年,在战略上配合中原作战和冀东抗日武装起义,晋察冀军区所属各部队沿平汉、平绥、和正太三线分10路向日伪军大举出击,并突袭石景山发电厂,炸毁电厂锅炉,使北平一度断电。同日,在中共冀热边特委所在地丰润、迁安边界地区,400多名暴动骨干在冀热边特委直接领导下,于丰润县崖口镇发起暴动。暴动队伍编成冀东抗日联军第4总队,孔庆同任总队长,丁振军为政治主任。

  二、风暴席卷冀东

  大暴动开始后,立即在冀东大地引发强烈反响,暴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7月8日,毛泽东、刘少奇致电聂荣臻、彭真,要求八路军第四纵队须以更敏捷的行动向迁安、遵化、卢龙地区扩大活动……赵同部队须向宛平配合行动,牵制北平日军不能向冀东移动。同日,洪麟阁、杨十三在中共代表李楚离的帮助下,在遵化县地北头起义,成立抗日联军第1总队,总队长赵振威;在玉田县窝洛沽、鸦鸿桥一带成立抗联第2总队,总队长杨绶卿。

  9日,在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代表王仲华的协助下,高志远和滦县沿海联庄会长陈宇寰在滦县马城、胡各庄一带起义。起义队伍编成抗联第6总队,殷焕章为总队长。

  10日,遵化县伪警察队步、骑兵130余人,向铁厂一带窜扰,企图扑灭抗日烈火。抗联第4总队闻讯后,主动出击,在铁厂北玉皇庙迎战,激战两个多小时,消灭伪警察队大部,生俘80多人,缴获马11匹,余敌溃逃。遵化的日伪军紧闭城门,再不敢出战。接着,第4总队乘胜作战,攻克迁安县破城镇(今兴城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