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微博二维码

追述渤海区土地改革运动

2015-06-26 09:34:00来源:滨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作者:李文进 张文 赵建国

  土改不仅使农民在政治上得到解放,而且从经济上消灭了地主阶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使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情绪和生产情绪,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区组织插伙组(互助合作)4.6万余个,参加的劳力达49.8万余人,充分反映了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高涨的生产热情。

  党群组织发展壮大,民主政权更加巩固。在群众充分发动的基础上,全区涌现出一大批积极分子,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党的队伍和政权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全区培养积极分子9.2万余名,村干部3.7万余人,区干部775人,县干部68人。农会、民兵、妇女、儿童团等群众团体普遍建立健全,农会会员达到78万余人,民兵13万人。特别是广大妇女冲破传统封建势力的束缚,登上了政治舞台。全区村村建有妇女会,组织识字班9942个,学员达14万余名。党的组织在运动中经受了考验,整顿和发展了党的队伍,一批经过斗争考验的积极分子被吸收入党,发展新党员5771人,建立支部1709个,提拔基层干部4553名,改造乡村政权7807个。

  保卫翻身胜利果实,全力支援解放战争。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由于我党采取了彻底的土地政策,使我党获得了比较抗日时期广大得多的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土改以后的渤海区广大农民,把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这个政治目标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反蒋保田保饭碗”,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物出物,参军支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1946年到1948年,全区先后两次大规模参军,有16.6万多名青年参军,组织了两个野战纵队,组建了28个新兵团,补充了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

  除直接参军外,渤海区的广大农民还展开了大规模的支前工作,一批又一批支前大军,源源不断地奔向解放战争的前线。尤其在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期间,翻身后的渤海区农民,积极承担了转移到区内的部队、机关等40多万人的安置和生活供应,使渤海区成为华东野战军的可靠后方和后勤供应基地。

  历史证明,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土地改革确立了全体农民的土地占有权,也确立了农民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虽然受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渤海区在土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偏差,一度发生过“左”的错误,错误地批判和处理了一大批干部,但它丝豪掩盖不了土地改革的伟大成就,影响不了土地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

  总体而言,这场土地改革运动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数千年来得到土地的奋斗目标;广大农民彻底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从政治上、经济上确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最深入、最广泛地激发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使解放战争获得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源泉,有力地保证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23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