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军事斗争形势的好转,罗荣桓领导部队从反“扫荡”为重点的防御作战,逐步转向攻势作战。从1944年起,向日伪军发动了一系列战役攻势,相继攻克日伪军坚固设防的沂水、利津等县城。连续争...[详细]
1943年9月,朱瑞奉命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12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夏,主动向中共中央提出从事建设炮兵的工作,被任命为延安炮兵学校校长。同年10月率该校师生开赴东北,搜集日伪军遗...[详细]
本书真实反映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主要领导人和创始人之一——黎玉的珍贵历史照片和他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经历和不朽功勋,他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的风范在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详细]
据《解放军战史》记载,在八路军的抗战史上,我军消灭日军超过1000人的战斗共有8次,115师代师长陈光参与和指挥了全部5次战斗,4次发生在山西。其中,陈光参与指挥了平型关大捷,直接指挥了...[详细]
以渤海老区的人文为研究对象,收录纪实和研究文章50余篇。其中,“人物篇”包括陈毅、邓子恢、舒同、景晓村、毛岸英、康生等;“文艺篇”涉及京剧、吕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及苗晶、吴...[详细]
轰炸刚停,我透过烟雾看到,密密麻麻的鬼子已爬到半山腰。山根下一个骑着高头白马的家伙,手里擎着指挥刀,不停地舞动着。小徐忙把情况报告给指导员。接着,刘指导员、大个子和几个战士过来...[详细]
在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克己奉公,经常深入基层、亲临战场,用土洋结合、偏方、验方等办法为伤病员和驻地群众治病疗伤,深受部队官兵和群众的欢迎和爱戴,称他为“八路军五支队里的华佗”。[详细]
我们说着说着,我不知不觉的昏迷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淑贞轻轻摇醒了我,说:“好了,好了,鬼子走了,村里有人啦。”我也听到了小孩子的哭声和有人挑水的声音。淑贞说:“你等我到村...[详细]
同志们对“山洞医院”赞不绝口,异口同声地说:“乡亲们、医生们太好啦”。有的人说:“这次敌人‘扫荡’时,老乡们把洞口封死后,我在洞里就能听见洞外敌人的脚步声和说话声,但敌人却发现...[详细]
记得最清楚的是父亲要离家投身革命时,祖母当时不很愿意,劝父亲老老实实在家做事,不要出去瞎折腾。父亲动情地说:国都快亡了,没有国,哪有家!父亲心中的国与家就是这样分明,先国后家是...[详细]
第二天,王良同志就临盆了。当时,拉网的敌人虽然已经往马石山方向去了,但还没走远。村里的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先把梯田洞里的其他三位女同志转移走了,再由一位老大爷带着他的儿媳妇上山...[详细]
我虽不是“马石山惨案”的亲眼见证者,但我却亲身经历了日寇那场残酷的“大扫荡”。并且参加了北海军分区为“马石山惨案”死难烈士和死难同胞举行的追悼会和誓师大会。当时的情景,如今回...[详细]
除夕这天,我们驻在马石店村。这是山区最大的一个集镇,也是遭敌人洗劫最惨重的一个村。刚进村,只见满目疮痍,似乎一切都被烧焦了,真是惨不忍睹。所有的房屋,几乎没有一间是完整的,到处...[详细]
人说老年人喜欢怀旧,病中的我尤其爱怀旧。许多往事,特别是1942年秋胶东反“扫荡”斗争中的榆山后战斗,常令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最惨烈的年头……[详细]
突围时的印象太深刻了,长时间在脑海浮现。一是,最使我遗憾的是临战手枪故障,打不响,怪我平时不注意擦拭保养。我最喜爱日本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和三八大盖枪,常常想缴获歪把子机枪打鬼子,...[详细]
在包围圈中,参谋长陈子英、作战参谋周文彬率特务连一部和重机枪排抢占高地,以两挺重机枪猛烈开火,重创敌军掩护突围,后被敌围攻大部英勇牺牲。突围战斗于当日上午结束。此役,八连伤亡数...[详细]
当晚午夜以后部队开始行动。五连全体指战员深知此次突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他们满怀对敌人的仇恨,抱着必胜的决心,王连长在前,全连战士枪上刺刀、腰插手榴弹,按着营长选好的突破口冲...[详细]
老百姓为了我的安全,还在山上挖了个洞,一旦敌人来了,就转移到山沟里藏起来。回想起这次反“扫荡”,胶东人民响应区党委的号召,实行“坚壁清野”,全力支援我军作战,当向导,送情报,隐...[详细]
到1942年,海阳、文登、荣成等县基本上可以连成一片,大大改变了胶东的战略形势。日本侵略军作为海上与华北之间赖以运送人员、军火和其它作战物资交通要道和重要补给基地的胶东,受到了我军...[详细]
胶东军民的这一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正确的领导下取得的,是八百万胶东父老兄弟姐妹们齐心合力、浴血奋战的结果。胶东军民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中,焕发出高度的创造精神,积累了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