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右)...[详细]
赵金龙、记者邹维荣报道:2017年1月5日23时1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发射升空。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号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分别由中...[详细]
胡善敏 摄 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在海上航行。莫小亮 摄 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在海上航行。莫小亮 摄 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在海上航行。莫小亮 摄 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进行阻挡着舰训练...[详细]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详细]
12月25日是数九的第五天,也是西方的圣诞节,然而就在这一天,东北某地气温降至零下32摄氏度,哈气成霜,滴水成冰。中新社发 杨再新 摄 12月25日是数九的第五天,也是西方的圣诞节,然而...[详细]
入夜,各界人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内手托红烛、低头哀思,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守灵暨烛光祭活动。入夜,各界人士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内手托红烛...[详细]
应康伟 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网 应康伟 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网 应康伟 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网 应康伟 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详细]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使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了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详细]
拼版照片:新征集文物——日本侵华士兵谷崎孙市《战尘》摄影集封面(左上)、封底(左下)及其在南京拍摄的照片(摄于12月8日)。[详细]
12月6日,美籍华人鲁照宁(前排右二)介绍他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无偿捐赠的抗战文物史料。当日,美籍华人鲁照宁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无偿捐赠珍贵抗战文物史料20余件,包括照片、图...[详细]
12月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7日晚至28日晨,织金县持续十多个小时的...[详细]
12月2日至3日,中央军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详细]
11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出席座谈会。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详细]
“一个强大的民族背后,一定站着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战争从来用血与火,对一支军队进而对一个国家作出严格检验。从南昌城楼枪炮声中诞生的人民军队,不论经历怎样的风云变幻,使命是确定的...[详细]
图片来源 稗官野记 齐鲁网记者 张伟 实习记者 刘畅 整理编辑 1938年,战争前夕村民转移财产,远离战场图片来源 稗官野记 齐鲁网记者 张伟 实习记者 刘畅 整理编辑 图片来源 稗官野记 齐鲁网...[详细]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11月12日,95岁的上海海事大学教授高文彬在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11月12日,日本京都产业大学世界问题研究所所长东乡和彦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主...[详细]
中央军委后勤工作会议1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刚摄[详细]
1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同正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亲切通话。新华社记者鞠鹏(左图)、李涛(右...[详细]
连日来,第1集团军某炮兵团组织多火器跨昼夜实兵实弹考核,全面检验炮兵部队应急作战能力和火力打击效能。王佳寅 王光富摄影报道 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10月31日,某型加榴炮发射瞬间。王佳...[详细]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详细]
陆军第42集团军某团“大渡河连”经历近30次编制调整,始终不忘初心,坚定前行。本报特约记者 高效文摄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仓库组织党员来到古田会议旧址进行现地教育,强化党性原则。[详细]
提起当年抗战打鬼子的事儿,马入营总是战斗故事说不完,革命歌曲唱不完。抗日战争胜利后,马入营随部队参加解放战争, 1947年5月在山东陈家埠会战中负伤,至今右肋下仍存有炮弹片,1948年3月...[详细]
初秋的雨水甚是冰冷,但依旧阻挡不了抗战老兵相聚的热情。 4年来,“爱聚金陵”抗战老兵重阳聚会,已成为南京关爱老兵活动的一张名片,在全国志愿者中都颇具名气。[详细]
区辂(上图右),92岁,现居广西南宁。志愿者陈嘉敏供图 和南宁的秋老虎相比,昨日昆明凉爽的风让人感到舒畅多了,96岁的邱炳基坐在长水机场附近的酒店里,难掩激动却又安静地等待着——...[详细]
9月13日,在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来自沈阳的民间收藏家詹洪阁、裴复、高大航共同将各自收藏多年的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犯下滔天罪行的相关文物和史料无偿捐赠给博物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