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故事 |
黄启东(1891—1938),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第二十三师少将参谋长。徐州会战爆发,黄启东与李必蕃率领全师驻军定陶,后奉命移驻郓城、菏泽,修筑工事,防止日军南侵。黄启东深知责任重大,派...[详细]
深夜,日军都在熟睡。赵登禹和将士们从天而降,举着大刀冲入日军营房,日军面对明晃晃的大刀,来不及反抗就成了刀下之鬼。赵登禹亲自挥刀上阵杀敌,两口战刀均砍缺了刃口,左腿又负轻伤...[详细]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诚,山东菏泽县赵楼村人。长城抗战后,第29军被调回察哈尔省驻防,赵登禹因战功卓著被擢升为132师师长,并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赵登禹将军在强敌面前临危不惧...[详细]
赵登禹是七七抗战中与佟麟阁将军率部奋勇抗击日军侵略,以身殉国的著名抗日将领。冯玉祥曾这样评价他:“为人忠诚勇敢,勤苦耐劳,生得身体魁梧,臂力过人,因为他曾只手捕虎,所以绰号'...[详细]
赵登禹是抗战中与佟麟阁将军率部奋勇抗击日军侵略,以身殉国的著名抗日将领,牺牲时年仅39岁。赵登禹不仅是抗日名将,青年时就已成为传奇英雄,曾徒手勇斗恶虎,因此也得到“打虎将军”的...[详细]
今年5月16日是“梅花上将”张自忠将军殉难75周年纪念日。”此后在台儿庄大捷、徐州突围、随枣会战中,张自忠将军都抱定决死之心以靖国难,取得了辉煌战绩。” 据李萱华介绍,北碚区近期还...[详细]
张自忠,1891年生,山东人。著名的抗日将领,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县与日军作战时殉国。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十三集团军上将衔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 [详细]
1938年,胶东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年方17岁的任常伦于这年冬天参加了自卫团。不久,他领到一支土枪,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上山干活带着它,站岗放哨攥着它,晚上睡觉偎着它;有小空就抹,有...[详细]
在胶东抗日烈土纪念碑左侧,花圈簇拥着一尊八路军战士的高大的全身铜像,铜像手握钢枪,英姿勃勃地雄视着远方。此刻,右边的鬼子见正面对付不了任常伦,趁机窜到任常伦的背后,刺刀向任常伦...[详细]
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子弟兵英勇杀敌,涌现了许多战斗英雄,烟台的战斗英雄任常伦也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胶东国防剧团根据他的事迹谱成歌曲,《战斗英雄任常伦之歌》在部队广为传唱,这首歌今天...[详细]
在抗日战争中,一位江姐式的女英雄,壮烈地牺牲在山东的土地上,她就是广东的陈若克。陈若克原名陈玉兰,又名陈雪明,广东顺德人,191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一个教馆行的小职员,母亲是个出身婢...[详细]
陈若克,祖籍广东顺德,1919年生于上海。经过近20天的审讯和酷刑折磨,敌人软硬兼施,没有从陈若克口中得到有价值的情况,终于对她下了毒手。全国解放后,沂蒙人民为永远纪念这位“威武不屈...[详细]
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够让共产党人不惜抛弃生命的,是世间最为神圣崇高的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今天一起来认识为了信仰,献出自己和孩子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陈若克。 [详细]
陈明,原名陈若星,字少微,1902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县东肖区龙聚村一个贫穷的农民之家。1927年12月,陈明等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漳州主持召开了中共闽南、闽北特委及各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详细]
辛锐,1918年出生于山东章丘辛寨。她虽出身民族资产阶级家庭,但不安于过享乐生活,和妹妹辛颖一同来到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1941年姊妹剧团成立后,她被任命为剧团团长。她和...[详细]
在苍松翠柏掩映的华东烈士陵园,长眠着一对伴侣,他们是牺牲于沂蒙山抗日根据地的陈明和辛锐 陈明、辛锐两烈士的牺牲是英勇壮烈的,然而他俩的爱情生活,也是史诗般的。陈明、辛锐牺牲后...[详细]
战争是残酷的,但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也时常能弹奏出战地浪漫曲,在爱的浪漫曲中长出的玫瑰花也更娇更艳。陈明,福建龙岩人,1927年12月首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书记,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详细]
新华网北京7月6日电马耀南,1902年生,山东省长山县(今淄博市)人。1937年12月,马耀南参加了黑铁山武装抗日起义。1938年6月起义部队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后改称八路军山...[详细]
77岁的古稀老人,马耀南之子马立修向记者讲述父亲当年的抗战细节。青松掩映中的抗日民族英雄“一马三司令”马耀南三兄弟墓。在马耀南的带动下,二弟马晓云、三弟马天民参加抗击日寇战斗走上...[详细]
“国要破、家要亡的时候,先烈们拉起队伍闹革命,这才有了‘一马三司令’,有了渤海革命根据地,有了子弟兵南征北战的光荣历史!”79岁的马立修身体清瘦但语气里含着倔强,他就是八路军山东...[详细]
1941年9月,英勇顽强的山东根据地抗日军民,在庆祝抗战巨大胜利的欢笑声中,经历了一件将载入新闻史册的事件:一个同样身穿灰色军装的波兰籍战友汉斯·希伯,风尘仆仆地从新四军所在的苏皖...[详细]
1939年春,希伯(左一)在皖南泽县云岭新四军军部同陈毅(左二)、粟裕(右二)、史沫特莱(右一)和伯尔登合影。一天深夜,希伯随115师师部和中共山东分局机关,在师特务营的掩护下,转移到...[详细]
为了纪念汉斯·希伯,徐向前、聂荣臻元帅分别为希伯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希伯同志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战友汉斯·希伯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详细]
符竹庭(1912-1943.11.26),原名符宗仔,江西省广昌县人。1943年3月,符竹庭任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党委书记,与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发展壮大了滨海根据地,将滨海、滨中、滨北连成一大片...[详细]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曾赋诗怀念战友:“赣南闽西初相识,万里长征风雨同。君赴敌后驱日寇,血洒赣榆留英名。”他这位战友即为符竹庭。近日,记者走访江西省方志馆,并查阅相关...[详细]
在革命战争时期,符竹庭先后任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军区政委兼党委书记等职。符竹庭曾与...[详细]
1942年11月2日,李竹如同志在鲁中反“扫荡”战斗中中弹牺牲,至今四十年了。他是我党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位出色的战士。他从1927年入党后,以主要精力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详细]
2012年11月2日,是中国抗战史、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烈士,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李竹如同志壮烈牺牲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在对崮峪突围中他壮烈牺牲。 [详细]
1940年,我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与李竹如同志相识。“七君子”被捕,他编发一系列文章,抨击了反动当局,伸张正义…… [详细]
自理琪到了文登后,文登临时县委的工作很快有了起色,党内认识也逐渐统一,党员精神更加振奋。但时过不久,张修己接到情报,说八十一师又回来“清乡”了。担心暴露身份,张修己便将理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