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惨案 |
1941年秋,国民党地方游击队郑维屏部,因与文登城日军秘密勾结,获得日军认可,在距文登城仅10里的营南村安设据点,公开驻军。同年11月间,郑部偷袭了日军在威海刘公岛的仓库,取走了一批枪...[详细]
1942年4月下旬,日军三十五师团在豫鲁边淄阳一带,同国民党第十军团高树勋部打了一仗。高部转移到山东鄄城县箕山乡一带。日军循踪追来,箕山乡一带,肆意烧杀淫掠。[详细]
日军枪杀胶东公学学生发生地点,在乳山市沟东村村东离村约200米的山坡转弯处。发生惨案的具体时间是1942年7月8日早约6时许。当时有胶东公学的24名学生由台上村的宫润九带路,自西向东的崖子...[详细]
东节村位于莘县境内徒骇河发源处以北40余里的河东岸,是一个300多口人的村庄(原属河南省南乐县,现属山东省莘县张寨镇)。由于该村处于山东与河南的交界处,对沟通南乐与朝城的联系有重要作...[详细]
云凤乡位于莱芜西南部莲花山地区的中心地带,是新甫县党政机关的主要活动地区。1942年8月29日,日军抽调6000余人,“扫荡”莲花山地区,妄想一举消灭我党政军机关。这次敌人“扫荡”的重点是...[详细]
后经证实,1942年日寇施放的所谓毒瓦斯是氯气弹。氯气溶于水即成盐酸类的腐蚀剂,会使人的气管和肺部肿胀、浮水,窒息而死。[详细]
1942年11月8日,日本侵略军华北派遣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由北平秘密飞抵烟台,亲自布置作战方案,指挥2万多名日伪军(日军1.5万人,伪军和投降派部队5000余人)对胶东实行大规模空前残酷的“...[详细]
大谷家村位于福山区高疃镇,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北为磁山,地处艾崮山抗日根据地的外围,是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武装的活动区域。[详细]
按照老家的习惯,腊月初八是一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家家都喝“腊八粥”,积善人家这一天还要到庙前施舍。[详细]
此次日军血洗郭庄村打死打伤我民团队员与村民80多人,没能逃出和躲藏不及的村民多被杀害,小小的郭庄村尸体遍布,血流成河。[详细]
1943年农历9月19日晚上,日军调集了菏泽、曹县、定陶,巨野、郓城、鄄城等县的日伪2000余人,向菏泽、巨野、郓城三县结合部包围扫荡。当时,国民党驻军某部1营驻在里冯庄,3营驻在冯庄附近的...[详细]
茌平县韩集乡张会所村东南,座落着“六·二七”纪念园。它建成于2009年6月,园中央保存的纪念碑是1944年7月刻写的,上面刻着“六·二七惨案”中牺牲的134名革命先烈的姓名。 [详细]
胶南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洪亮介绍说,受到此战的打击日伪军开始更加疯狂地对泊里地区进行扫荡,对地下党和人民群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详细]
1944年7月,刘金陵勾结阳谷治安军对朝城东部的台头、郭庄、谢集、张楼、八里庄一带扫荡。他们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包围村庄,挨家搜查,逮捕、枪杀八路军伤病员、共产党员、村干部和抗日积极...[详细]
1944年11月6日,从临邑、盘河等处来的日军把姜坊子村(现临盘街道姜坊子村)包围起来。日军用刺刀把村民逼到空旷的场地,点燃了柴草垛,逼问八路军的下落,谁说不知道就被扔进火堆里。在这危...[详细]
1945年2月5日,日军纠集1500余名日伪军,携大炮10余门,扑向山东泗水县的戈山厂。日军设在村北公路上的10余门大炮一齐向村里轰击。[详细]
1945年春,抗战进入第八个年头,日伪在黄河西岸的据点大部已被拔除,日军仍垂死挣扎,对我抗日根据地残酷“扫荡”。年初,济南、泰安、莱芜、新泰的日军4000余人,伪军 6000余人,渡过黄河,...[详细]
诸城市石桥子镇刘家庄是一个英雄的村庄。66年前,村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英勇抗战,付出了血的代价。[详细]
448人遇难,376人被鬼子抓走当炮灰,这就是1942年日寇在栖霞雷山地区制造的震惊中外的“雷山惨案”。[详细]
张家楼抗日遗址成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该遗址是聊城市和茌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徐圩子村地处郯城县三区抗日根据地前哨,村周围筑有围墙。村民擅长生产鞭炮,掌握制造火药、土炮的技术。为保家卫国,抗击日伪军,在抗日民主政府组织领导下,村上成立了抗敌自卫队,有土炮1...[详细]
1945年7月3日,日伪军2000余人,在山东诸城县小岳戈庄进行了一场疯狂的大屠杀。中国同胞286人被杀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