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继泽,1918年生,河北博野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军区津南抗日自卫军独立第2旅参谋长、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6旅特务营营长,冀鲁边军区运河支队参谋长。...[详细]
黄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新四军第3、第5支队军医处长,第7师卫生部部长。1944年夏,调到山东抗日根据地,任山东军区卫生部长。为新四军和八路军115师的卫生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贺东生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大队区队长、队长、大队长,教导2旅7团参谋长,686团团长,抗大1分校团长,山东军区第2师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为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根据...[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贺健历任山西省离石中阳县大队大队长,八路军第115师晋西独立支队2团营长、1团参谋长,参加过平型关战斗。1940年8月随晋西支队到山东,历任八路军第115师教2旅4团参谋长、团长...[详细]
李广文,1916年1月生,河北献县人。1932年7月考入河北省立泊镇第九师范学校。1933年参加反帝大同盟和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宁津县委工作...[详细]
李林,原名李仲翔,1903年生,山东莱阳(今莱西市)人。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1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因领导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被捕入狱。1937年出狱后...[详细]
抗日战争初期,吕麟在八路军太原办事处工作。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直属机关供给处处长。1939年初随部队进入山东,任第115师供给部部长。1942年任山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为我军后勤建设和山东抗...[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王振乾任东北军第57军111师中共地下工委宣传委员。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根据中共山东分局通知从该部撤出,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科长。1942年8月起任东北军新111师政治...[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王奎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队长,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第1营营长,山东纵队第5旅15团副团长、代团长,13团副团长,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参谋处长,北海独立团团长,多...[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第4军、第31军和陕北红军第29军、第30军和独立第1至第4团及红15军团骑兵团改编为第八路军第129师后,潘寿才任129师285旅769团营政治委员...[详细]
谢辉,原名谢焕文。1909年生,山东莒南人。1928年毕业后回到家乡组织农民协会。1931年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遭国民党逮捕。1934年出狱后曾到济南、广州等地寻找中共党组织,未果。[详细]
全国抗战爆发不久,张晔经党中央营救出狱。1938年被派往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此后,历任中共晋冀豫区太南地委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巡视团团长、中共冀鲁边区委组织部长。1943年4月任滨海区...[详细]
崔介,曾用名崔禾皿。1910年生,河南濮县(今范县)人。1932年3月组织濮县反帝同盟会,为负责人。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濮县城区党支部书记。1935年10月受党组织指派去淮阴,在杨虎城...[详细]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雄任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38年底随115师主力挺进山东,任东进抗日纵队第6支队7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鲁南支队政治部主任。参加开辟鲁南抗日...[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何以祥于1937年9月中旬从延安抗大二期毕业,奉命带领9名营职干部东渡黄河开展敌后抗日救亡工作。10月4日抵达太原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后任八路军山西办事处附设学兵大队大队长,...[详细]
孙汉卿,曾用名孙德祥。1913年9月生,山东牟平人。1932年8月在烟台益文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期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参加“一二.九”、“一二...[详细]
刘涌,1914生,江西兴国五里亭乡(今潋江镇)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红一军团第2师宣传队分队长,师直属队通讯连连长、指导员,红一军团...[详细]
王叙坤,又名王力生。1914年生,江西吉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中秋节带领14名青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王众音,曾用名:王重英。1915年10月生,四川内江人。青年时代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及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留学日本。1937年2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王兆相任八路军第120师后方留守处副主任,留守兵团警备第6团团长。1941年到山东,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支队副支队长,清河军区独立团团长,鲁中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10...[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王文轩于1937年底在家乡参与发动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先后任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军政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队长兼政治指导员,鲁东游击指挥部大队政委、营教导员,八路军山东...[详细]
董琰,1914年生,山东新泰人。1929年夏,考入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中学,加入了党团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1932年夏,加入共青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33年2月下旬,在济南被国民党逮捕。[详细]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笃生任泰安县各界抗敌后援会副主任。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起义,任募集队长,从事统战和供给工作。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至1939年,任八路军驻山东国民党沈鸿烈省...[详细]
封振武,1904年生,山东新泰人。早年在家乡读书,16岁考入高小,后因家贫辍学从军。1933年8月,任冯玉祥组织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热河义勇军第2旅副官长。1934年8月,冯被迫下野,...[详细]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奇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区队长。1938年8月,随黎玉、张经武来到山东,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1团副团长、2团团长、蒙南支队支队长、第1旅2团副团长。1943年4月,任...[详细]
抗日战争爆发后,江海涛从南方回到家乡组织抗日救亡活动,任范明枢领导的泰安县民众抗敌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1937年底至1938年初,积极筹集经费物资,参加了徂徕山起义。1938年9月,到鲁中沂...[详细]
刘莱夫,原名刘嘉典。1914年生于山东省莱芜县西上庄。1932年秋考入莱芜县立师范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2月,任莱芜县委书记,是年底调任省委鲁南特派员,负责莱芜、新泰、费...[详细]
叶荫庭,1915年生,江西于都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特务团通信员,中央军委警卫营机枪连1排排长、教...[详细]
王子文,1905年生,陕西绥德人,又名王海珊。193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地下秘密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赤卫队长,陕北红军第5支队副队长、队长,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1937年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