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1916年12月生,山东省东平县州城(老县城)西卷棚街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东平县工委书记,泰西特委宣传部部长,鲁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鲁西区党委第二地委...[详细]
万丹如,1908年4月10日生,山东省东平县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任东平县小学教师联席会主席。1937年7月,在中共东平县工委领导下,参与创建东平县...[详细]
1938年6月,彭畏三进入鲁南山区,在党的领导下,做统一战线工作,参加鲁南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鲁南抗敌工作团,任宣传部长,还任山东省第四联合中学教育主任。1939年6月,参与创建鲁南国民抗...[详细]
高象九,原名高金铸,1903年4月生于山东潍县城西关城市贫民家庭。1931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哲学系。1930年8月在济南乡村师范任国文教师,赞助在校读书的中共党员组织“读书会”。1932年8月,...[详细]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赞非公开宣布“决不流亡”,并于1937年冬组织了百余人的队伍,在菏泽、郓城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创办了油印刊物《鲁西吼声》宣传抗日。不久,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取得联...[详细]
耿光波,1903出生,原名耿成竹,沂源县燕崖乡南安乐村人。1926年毕业于青州山东省立师范学校。1932年秋考入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政治系。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详细]
张伯秋,原名张涛。山东省沂水县城人。1890年出生于书香门第、菜圃人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政治系。先后任济南《大东日报》主编、山东省教育厅第一科科长、实业厅第一科科长等职。后...[详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牟宜之先后到八路军驻西安、武汉办事处,要求赴延安。办事处负责人得知国民党元老丁惟汾是其姨父时,便派他到沦陷区开展抗日工作。1938年春被吸收为中共特别党...[详细]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惠民于1938年参加八路军,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医务处主任。后因需要被派回地方工作,先后在沂水县许家湖开设中药铺,在沂南县城开办“山东大药房”,为抗日军民医...[详细]
刘民生,原名刘在勤,1888年出生,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刘家山宋村人。1914年于山东省法律专门学校毕业。1920年,领取律师证书,履行律师业务。1921年,当选为山东省议会第三届议员。1935年,...[详细]
抗日战争爆发后,万春圃竖起抗日救国救民义旗,率全家投入抗日战争,并组建一个营,加入苏鲁豫皖特委领导的“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其长子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他主动带领一营兵马阻...[详细]
郭继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斗英雄。1944年6月参加八路军,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敢机智,指挥灵活,多次出色完成战斗任务。1945年5月,在攻打临沂西郊日伪据点战斗中,郭继胜...[详细]
明德英,1911年生,山东省沂南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全国抗战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实际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详细]
陈金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斗英雄。1940年参加八路军。由于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多次受到表彰。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在收编的伪军配合...[详细]
1947年1月下旬,杨子荣所在部队得到号称“座山雕”的匪首张乐山在海林县境内活动的线索,遂派他带领5名战士化装成土匪吴三虎的残部前去侦察。杨子荣等人到达夹皮沟的山林中,几番巧妙地与“...[详细]
于化虎1942年组织基干民兵队伍,投身抗日行列。他带领民兵制造出踏雷、绊雷、连环雷、夹子雷、钉子雷、梅花雷等20多种地雷,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威震胶东。1943年5月,他率领爆破组在村边埋下...[详细]
谢有法,1917年生。江西兴国人。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曾在红3军团任文书。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详细]
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彭嘉庆辗转至延安。同年7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卫生部政治委员。1939年到山东,先后任苏鲁支队政治委员,鲁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开辟以抱犊崮山...[详细]
抗日战争爆发后,彭明治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参谋长,参加平型关等战斗,后任685团团长。1938年12月初,685团改称苏鲁豫支队,任司令员,率部东进,于12月27日到山东西南部(微山)湖西...[详细]
10月梁竹航结识了范明枢、李澄之、杨希文、刘民生等爱国民主人士,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2月,在蒙阴县大庄创办“鲁南抗战自救青年学校”,并筹集20多支枪,组建了抗日武装。...[详细]
聂凤智,1913年9月生,湖北礼山(今大悟)人。1928年春参加本地农民赤卫队,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红四方面军任排长、连长...[详细]
段君毅,曾用名董君毅。1910年3月13日生于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范县)。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被派往山东抗日根据地,任中共泰西特委书记、泰...[详细]
张国华,1914年12月22日生,江西永新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军团班长、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团党...[详细]
1941年冬李澄之在日伪军对沂蒙山区的大“扫荡”中不幸被俘,被软禁在济南。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定沉着,按照中共山东分局秘密给他的“不死不屈、相机逃出”的指示,机智地与敌人周旅。1...[详细]
朱涤新,1910年12月11日生,湖北阳新人。1927年参加本县赤卫队。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曾任红5军第5纵队文书、红5军第3师连...[详细]
廖容标,1912年10月3日生。原名廖之秀。江西赣县人。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3军团5军1师1团连长,红1军团1师2团营长。...[详细]
万毅,1907年8月8日生。字顷波。满族。辽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区人)。1925年入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当学兵。1930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任东北军营长。1936年任东北军第627团团长时,曾掩护中共...[详细]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兴初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营长,参加平型关、广阳及午城井沟等战斗。1938年起任第685团副团长、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东进支队支队长、教导5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详细]
1932年,梁必业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4军政治部科员,10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红1军团政治部政治指导员、宣传队队长,直属政治处总支部书记,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