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 |
1962年,享誉中外的学术杂志《文史哲》,在第5期以首篇位置、目录用黑体字标示,刊载了高赞非的万言大作:《孔子思想的核心———仁》。高赞非对孔子、儒学研究的贡献和影响还在于:1957年1...[详细]
血洗洋行、飞车搞机枪……鲁南铁道大队(铁道游击队)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但是这支由铁路工人、农民、小摊贩、矿工组成的非正规部队,斗智斗勇,以王者之师迫降千余日军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在中国...[详细]
1941年,罗荣桓等与鲁南著名抗日民主人士孔昭同部的高级参议彭畏三合影。左起:陈士榘、陈光、彭畏三、罗荣桓。[详细]
为了躲避造反派的折磨,刘知侠在一个初春的深夜,撕破床单,结成布绳,拴在窗口上,从囚禁他的三楼逃了出来,跑到济南市郊的刘桂清家中。那个深夜,这位当初在日军严刑拷打下未曾流过泪的“芳林...[详细]
姚第鸿,1910年出生于山西省河津县。姚第鸿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中共济南市委委员、团市委书记,6月当选为省委委员,8月到齐鲁大学开展地下工作。日军在得到增援后再次强攻进入...[详细]
蔡公时先生生于1881年,我对这一年总是有着特殊记忆。和鲁迅一样,蔡公时也是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要比较革命资历,贡献比鲁迅大得多。江西同乡李烈钧把蔡公时称为“外交史上第一人”,国民...[详细]
山东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二楼最显眼的地方,放置着一尊人物半身铜像,他就是在济南五三惨案中英勇就义,被国民党元老李烈钧誉为“外交史上第一人”的蔡公时。[详细]
苏静是大家熟悉的漳州籍归侨、开国中将,他还是中国解放区新闻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39 年3 月, 日军进犯晋西,八路军第115 师先后在隰县五城、井沟等地伏击围歼敌寇2000 余人, 缴获击...[详细]
对于上述功绩,东北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的主帅林彪一直铭记在心,苏静将军却浓缩为攻打锦州出谋划策这一点上,真是谦虚之至。平型关大捷后,林彪被国军误伤,苏静当时就在 林彪身旁,是他将...[详细]
曾任红10军第1团连长、军部特务连连长,闽赣军区教导大队大队长,红7军团第20师第60团营长,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参谋长,红8军团第21师第63团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山东军区首批赴东北的部...[详细]
1962年,酷爱书画的曹漫之先生(其实,凡当年华东政法学院的人,都更习惯敬称他曹院长),为玉成浙江方面的特殊需求,舍别了他用四张八大山人、两张石涛,再加两张其他古画换来的那件明代徐...[详细]
核心提示:1987年2月,吴克华病危时又一次留下遗嘱:每当想起塔山阻击战牺牲的战友,心里非常难过。1942年春,日寇集中5万多兵力在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战争极为惨烈...[详细]
曹漫之的名字,对胶东一带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至今仍是非常响亮的。前些日子拜访一位老者,提起曹漫之,对方一伸大拇指:“曹司令,啧啧,好样的……”这不禁勾起我二十年前帮曹漫之整理回忆录的一段...[详细]
曹漫之,原名曹元鹏,1913年生于荣成市成山镇。“七·七”事变后,中共荣成临时县委成立,曹漫之任书记,李耀文任宣传委员,不久便创办了《每日快报》。黄县县城当时还创办了一所胶东公学,...[详细]
万里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万里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习近平李克强...[详细]
1939年3月1日,时任八路军115师686团副团长的张仁初,跟随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进入山东,直到抗战胜利,一直辗转山东大地,积极抗战。张康兰告诉记者,后来,父亲经常对她们姐妹们说...[详细]
张仁初被真正叫响“张疯子”的绰号是在一一五师师部率六八六团挺进泰西地区之后的“陆房突围”一战后。按照上级命令, 张仁初率六八六团在22时掩护师部和地方党政机关,悄悄跳出了日军的包围...[详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医治无...[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营长、副团长、团长,鲁南支队支队兼六八六团团长,教导第二旅副旅长兼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校长,山东军区特务团团长,滨海军区参...[详细]
万伯翱:“四大金刚”排第一的是科学院的胡耀邦,然后是教育部的周荣鑫、七机部的张爱萍和铁道部的万里,当时老百姓说,邓小平的“四大金刚”可真能干。1977年9月,应万里邀请,张广友被借调...[详细]
万丹如,1908年生,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鲁豫边区第七专署副专员、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妇委副书记。在十年动乱中,母亲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策动的“彻底砸烂公...[详细]
崔田民(1912—1991),曾用名崔逢吉、崔天民,陕西省绥德县人。是年冬,崔田民、马明方等特委委员分赴各地,发展革命武装,建立红色政权,至年底,红军游击队已发展到26个支队。[详细]
田民同志在1943年10月的一次反“扫荡”中离开边区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抗美援朝期间,田民同志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副政委兼前方运输司令部副政委,肩...[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六八六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旅政治部副主任,黄河支队政治部主任,教导第四旅政治部主...[详细]
最先获得任命的三位空军将领之一 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肖华为空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为空军参谋长。” 1953年2月6日,中央军委任命...[详细]
编者按:6月25日是开国上将李聚奎逝世25周年纪念日。1940年,抗日先遣纵队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聚奎(左五)与参谋长王波(左二)在山东朝成县杨庄 编者按:6月25日是开国上将李聚奎逝世2...[详细]
长征到粤汉铁路时,军委下令由红一军团在前面开路,红一军团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红一师。多少年来,人们对强渡大渡河红军十七勇士的英雄壮举耳熟能详,但对这场惊心动魄战斗的直接指挥者李聚奎...[详细]
1955年,李聚奎任国家石油工业部部长,1958年李聚奎从石油工业部回到部队,担任总后勤部政委,开展军事后勤工作。在10位大将中,谭政是李聚奎当红一师师长时的政治部主任、政委,其次是陈赓。[详细]
“九一八”事变之后,全国各地掀起抗日救亡爱国群众运动,受北平学潮的影响,张玺率领邢台地区的团组织和共青团员,积极开展反抗日本侵略、查禁日货的爱国宣传活动。时年37岁的张玺走马上任...[详细]
1954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合影(局部),前排右三为贾心斋。1928年,国民党河南省民政厅厅长鹿钟麟委任贾心斋为河南民团军总部参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