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 |
李道之(1916-1983) 胶东军区第六师十八团政委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1939年5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六十四团一营副教导员。1940年11月结业后,随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回到山东,...[详细]
1946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以松江军区哈东军分区机关和所属第一、三团及哈北军分区第四团为基础组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二师,这是东北我军成立最早的一个独立师。[详细]
宋竹庭(1911—1997)中共胶东特委委员宋竹庭为山东省乳山市夏村镇北江村人,出身农民家庭,17岁入保定志存中学读书。1938年2月,为建立党的抗日武装,与王亮等人夜袭牟海育黎乡农学校,夺枪...[详细]
宋竹庭(1911-1997) 中共胶东特委委员 山东省乳山市夏村镇北江村人。1939年1月后,相继调任中共胶东区委统战部负责人,栖霞县民运工作团团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党校教员,山东省各救会秘书...[详细]
1928年4月,为反对军阀横征暴敛,搜刮民财,曾组织学友张贴“反对军阀,打倒旧官府,解除苛捐杂税”的标语和传单。1945年10月,调任辽东纵队后勤处政委,后历任辽东军区后勤部兵工部部长兼政...[详细]
张铎,原名张锡周,曾用名张锡国,1915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今荣成市)埠柳镇汉章泊村一户贫苦农家。1940年9月18日,第五支队奉命改编为山东纵队第五旅,吴克华任旅长,高锦纯任政治委员...[详细]
张少虹同志山东莱州人,1937年参加“民众抗日前进队”,1938年加入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航校政委、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空军政治学...[详细]
张少虹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6师政委时,师里有个神枪手叫魏来国,张少虹组织了对魏来国事迹和经验的介绍和宣传,魏来国被授予“华东射击英雄”、“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胶东游击队第三支队二大队政治指导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二十一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五旅十五团政治处主任,第十四团政治委员,胶东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详细]
本报济南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山东省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竹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6月13日4时在济南逝世,享年89岁。[详细]
张竹生(1918-2006) 中共北海地委书记 原名汤永春。历任蓬莱民先队部组训干事、党校学员,中共蓬莱县第五、六区区委书记兼青救会会长,中共北海地委组织科科长,中共蓬莱县委组织部部长,中...[详细]
张怀忠坚决贯彻上级“叫敌人连汤带骨头一点也不剩”的指示,以硬对硬,拿下了这个高地,活捉200余人。为了迫使敌人早日投降,8月15日上午,张怀忠命令部队把胶东军区司令许世友、政委林浩签...[详细]
1937年12月中共胶东特委发动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后,参加了荣成县黄山区救国会,任军事科长。1946年6月,率警备第四旅一个团及滨海军分区一个团在高密一线阻击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军西上,坚持战...[详细]
1945年8月,张怀忠任胶东军区东海分区参谋长,参加了山东军民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大反攻。8月17日拂晓,胶东军区转发山东军区贺电:授予参加攻克威海的部队以“威海兵团”的光荣称号,并...[详细]
林浩,原名尹圭璋,又名尹浩林,1916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现烟台市牟平区)一个富农家庭。1944年8月,为改善胶东境内东海、北海、西海、南海4个根据地的联系,林浩、许世友领导胶东军区对敌...[详细]
父亲和理琪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张延滋讲述父亲张修己与理琪的革命故事 日前,记者前往文登区文登营镇沟于家村,采访到张修己的儿子张延滋,听他讲述父辈的革命故事,回忆父亲与理琪的革命...[详细]
革命战争时期,胶东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老贴”,他把自己的家庭当成了革命的“驿站”,结交革命志士,建立革命组织,研究革命对策。队伍从威海开到沟于家后,胶东特委决定成立胶东军政委员会...[详细]
临时县委马上又给邓汝勋写信,希望他能帮忙与山东省委取得联系,或是从河南派人来胶东领导工作。为迎接理琪的到来,张修己家擦灯添油,将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像办喜事一样。[详细]
” 其实,就在彭德怀被罢官之前不久,为了海军要不要有航空兵,罗舜初和彭德怀曾经有过一场面对面的争论。全会第一天,罗舜初报名第一个发言,他直言不讳地说:“由于分工,我和彭德怀同...[详细]
为此,时任南京军区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的唐亮上将专门致信军区司政机关有关部门,要求他们不要收受任何东西。” 对于父亲的那些随员,唐东原和唐军凯都还记得,“我家的炊事员姓孙,他的...[详细]
1938年3月13日,鲁东工委书记鹿省三从昌潍来到八支队,在王胡城主持召开工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八支队进行整编和东援七支队的决定。3月26日,鹿省三、马保三、张文通、韩明柱等率领八支队2000...[详细]
1945年8月、9月,王文率冀热辽挺进第1支队,转战于兴隆、丰宁、隆化敌占区,进驻围场县。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东抗日联军16总队大队政委、蓟县游击支队指导员、冀东军区13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详细]
张霖之,原名张福筠,又名张朝明,字崇良,1908年2月17日出生于南宫市前水牛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秋,南宫中心县委成立,负责南宫及周边各县党的工作,李菁玉任书记,张霖之任组织部部...[详细]
[提要]五四青年节前,济宁学院八名预备党员庄严宣誓,莘莘学子的青春和梦想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 72岁的范明枢已经行动不便,他就自费雇了一辆独轮车,推着他走村串乡宣...[详细]
郭子化是济南战役胜利成立济南特别市第一任市长。郭明泉说,八路军115师入鲁以后,在鲁南地区很快形成了鲁南抗日根据地,而且建立了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抗日民主政权。[详细]
1972年,于化虎给青岛某厂民兵传授埋地雷的技艺。▲海阳地雷战中使用的地雷。于化虎出生在胶东半岛海阳县文山后村。抗战时期,海阳地雷大显神威,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详细]
1943年5月,日伪军100多人偷袭文山后村,时任民兵队长的于化虎率领爆破组在村边埋下70多枚石头拉雷和绊雷,炸死炸伤前来袭击的日军17人。…… 于化虎和他的民兵地雷战,在胶东一带威名大...[详细]
黄骅原名黄金山,他1911年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良上村,他的家庭非常贫困。1925年秋天,黄骅14岁,江西有个木匠到良上村来做工,这个木匠姓吴,叫什么名字一直没查出,后来和黄骅一起参加了红军。[详细]
▲哈军工政委谢有法给苏联专家B·普罗托波波夫佩戴中苏友谊纪念章。谢有法任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分管党组织的建设和干部工作,肩负着改组山东抗日武装力量的任务,责任重大。[详细]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随红5军(红5军团改称)编入红四方面军,任5军卫生部政治委员、供给部政治委员,出色地完成了部队往返草地、雪山的医疗和后勤保障工作。到陕北后,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西...[详细]